k均值聚類分析 k均值聚類算法原理?
k均值聚類算法原理?第1步:選擇k個初始聚類中心,Z1(1)、Z2(1)、ZK(1),其中括號中的序列號是找到聚類中心的迭代操作的第二序列號。聚類中心的向量值可以任意設置。例如,可以選擇初始K個模式樣
k均值聚類算法原理?
第1步:選擇k個初始聚類中心,Z1(1)、Z2(1)、ZK(1),其中括號中的序列號是找到聚類中心的迭代操作的第二序列號。聚類中心的向量值可以任意設置。例如,可以選擇初始K個模式樣本的向量值作為初始聚類中心。
第二步是根據最小距離準則將模式樣本{x}分配給K個聚類中心之一。
假設I=J,則K為迭代運算的次序列號,第一次迭代K=1,SJ為第J個簇,其簇中心為ZJ。
第3步:計算每個聚類中心的新向量值ZJ(k1),j=1,2,K
找到每個聚類域中樣本的平均向量:
其中NJ是第j個聚類域中的樣本數SJ。以均值向量作為新的聚類中心,可以最小化以下聚類準則函數:
在這一步中,我們需要分別計算K個聚類的樣本均值向量,因此稱為K-means算法。
第4步:如果J=1,2,K,則返回第二步,逐個重新分類模式樣本,并重復迭代操作;
如果J=1,2,則算法收斂,計算結束。
k均值聚類公式?
西格瑪=[1,0 0,1
]mu1=[1,-1
]x1=mvnrnd(mu1,西格瑪,200)
mu2=[5.5,-4.5
]x2=mvnrnd(mu2,西格瑪,200)
mu3=[1,4
]x3=mvnrnd(mu3,西格瑪,200)
mu4=[6,4.5
]x4=mvnrnd(mu4,西格瑪,200)
mu5=[9,0.0
]x5=mvnrnd(mu5,西格瑪,200)
%獲取要聚集的1000個數據點
X=[x1 x2 X3 X4 X5
]%顯示數據點
繪圖(x1(:,1),x1(:,2),“R.”)按住
繪圖(x2(:,1),x2(:,2),“B.”)
繪圖(X3(:,1),X3(:,2),“K.”)
繪圖(X4(:,1),X4(:,2),“g.”)
繪圖(X5(:,1),X5(:,2),“M.”)
保存MYX%保存X并將其加載到其他文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