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秋西南大學《計算機導論》第1次作業(yè)答案
第一次作業(yè)(1)c 在Internet 網中,一個IP 地址由 32 位二進制數值組成,(2)C 操作系統(tǒng)是一種 系統(tǒng)軟件 。(3)B 線性表是一種( 順序 )結構。(4)B
第一次作業(yè)
(1)c 在Internet 網中,一個IP 地址由 32 位二進制數值組成,
(2)C 操作系統(tǒng)是一種 系統(tǒng)軟件 。
(3)B 線性表是一種( 順序 )結構。
(4)B 分時操作系統(tǒng)不具備的特點是 保密性 。具備:1, 交互,2及時3獨立
(5)C 微機的CPU 由 運算器和控制器 組成.
(6)C : 與二進制數(1100001)2等價的八進制、十進制數分別為 (141)8 (97)10 。
(7)B 目前,計算機系統(tǒng)中處理的信息是 數字信號 。
(8) c 若需連接兩個以上的同類網絡(網絡操作系統(tǒng)相同) ,應使用 C :路由器 作為網絡連接器。 論述題1、 計算機的發(fā)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2、 計算機內為什么采用二進制數表示信息?
3、 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由哪幾部份組成?各部份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4、什么是硬件?什么是軟件?它們有何關系?
5、計算機存儲器可分為幾類?它們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6、 計算機系統(tǒng)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哪些?
7、 常用的操作系統(tǒng)有哪些?
1、電子計算機的發(fā)展已經歷了四代,正向第五代智能化的計算機發(fā)展。
前四代計算機的特點是:
第一代為電子管計算機,使用的軟件程序主要為機器語言。
第二代機是晶體管作為主要邏輯元件的計算機,軟件程序使用了匯編語言且高級程序設計語言誕生。 第三代機是由中小規(guī)模集成電路組成的計算機,軟件程序使用狀況是:操作系統(tǒng)和結構化程序設計語言誕生使用。
第四代機是由大規(guī)模或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組成的計算機,軟件情況為網絡操作系統(tǒng),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使用了。
2、電子計算機內部采用二進制數表示信息的主要原因是:
(1)、二進制數數碼少,因此易于數碼表示;
(2)、二進制數運算法簡單;
(3)、采用二進制數易于實現邏輯運算。
3、電子計算機硬件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組成。它們通過總線連接成有機整體。
運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控制器的功能是:協調指揮計算機各部件工作;
存儲器的主要作用是:存儲程序和數據,實現記憶的功能。
輸入設備的功能是:輸入數據并轉換為機內信息存儲;
輸出設備的作用是:將機內信息轉換為便于識別、處理和使用的字符、圖形輸出顯示。
4、計算機硬件是構成機器的電子、光電、電磁、機械等物理設備。軟件即是計算機中使用的各種各樣的程序及其說明文檔。
硬件與軟件的關系是:硬件是軟件運行的基礎,軟件擴充了硬件的功能。
5、內存和外存。它們的主要區(qū)別是:內存直接受CPU 控制與管理并只能暫存數據信息,外存可以永久性保存信息。
6、計算機系統(tǒng)的主要性能指標有:CPU 主頻、字長、內存容量、運行速度、硬盤容量等。
7、PC-DOS ,MS-DOS ,Windows ,Netware,UNIX ,LINUX 等。
(9)C Internet 的域名結構中,頂級域名為Edu 的代表 教研機構 。
(10)C 在下列敘述中,最能準確地反映計算機主要功能的是( 計算機是一種能處理信息的機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