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及博客網站的發(fā)展對采集網絡信息的意義
2005年6月第6期June.2005No.6博客及博客網站的發(fā)展對采集網絡信息的意義劉曉政(煙臺市聾啞中心學校,煙臺264001)【摘要】文章論述了博客現象及博客網站在中國的發(fā)展情況,簡單評比了幾個
2005年6月第6期
June.2005No.6
博客及博客網站的發(fā)展對采集網絡信息的意義
劉曉政
(煙臺市聾啞中心學校,煙臺264001)
【摘要】文章論述了博客現象及博客網站在中國的發(fā)展情況,簡單評比了幾個主要的中文博客網站的現狀。
以個人的使用體會介紹了用好專業(yè)博客網站,采集網絡信息,建設特色資源庫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博客;特色資源庫;網絡信息;博客論壇
(Abstract]Expoundthedevelopmentsituationthatprofoundguest’sappearanceandprofoundguestwebSite
a弛livingChina.SimplyappraisethroushcomparisonseveralmaintheChineselallguageprofoundguestWebSitepre-
sentssituation.Thellsewithindividualisknowfromexperienceintroducingusetobeingoodhealthspeciallythepro—
foundguestW如Site,Collectnetworklllessage,Energeticsoll8eofbuildingdistinguishingfeatureIe:齜p001.
[Keywords]profoundguest;distinguishing;featureresou.roepool;network,qw.ssage;profoundguestred—
lxme
[中圖分類號)TP393[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008—0821(2005)06—0037—02
從2002年到2004年,在短短的2年時間內,互聯網上木清華blog、5d設計網blog、poco攝影生活網blog等,以中國的博客注冊成員從2000多名發(fā)展到目前的近60萬名。及其他諸多專業(yè)站的博客服務。下面我根據從網上截止至預計到2005年有望突破500萬。而美國目前有近1000萬名2004年底,介紹5個人氣最旺、各有特色的博客網站:(1)博客。蓋茨認為:“Weblogs彌補了電子郵件和網站的不足博客中國(www.blogchina.COIn)是“中國博客第一人”方之處。隨著時間的推移,Weblogs將變的越來越普及?!弊髋d東先生于2002年8月創(chuàng)辦,定位為高科技的知識過濾的為肩負信息傳播使命的圖書館人,應當具有超前的信息意網站。汪丁丁、倪光南、姜奇平、李希光、方興東、王俊識。中文Blos的迅猛發(fā)展不僅給互聯網產業(yè)帶來了商機,秀、段永朝、許知遠、趙南元、王育琨等一批富于影響力也給我們從事信息服務的圖書館行業(yè)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和的精英專欄作者以其真知灼見的文章樹立了該網站不可替機會。我結合自己長期在網上使用中文Blog的體會,粗淺代的內容地位,近千名博客專欄作家和萬余名評論用戶構地談談博客網站目前在中國的發(fā)展現狀,以及它對采集網成了站繁榮興旺的局面。該博客網站之內容影響力與一些絡信息、建設特色資源庫的意義。大型傳統(tǒng)媒體相比毫不遜色。其“精英”的專欄作者定位1博客及博客網站在中國的發(fā)展現狀帶動了一大批素質較高的博客公社會員。(2)你的博客網信
息
“博客”(Blog)又名網絡日志,于2000年前后興起于(www.yourblog.org)倡導知識、文化、信息、技術等,一化美國,成為繼個人主頁、BBS之后互聯網公共交流的新平句簡單明了的口號“全心全意為網民服務”讓人心生暖意。與臺,近兩年在國內互聯網用戶中得到了廣泛傳播,并受到網站界面簡潔優(yōu)美,注冊方便??墒褂茫眨拢抡Z言編輯。有網
深度的文章較為少見,總體上缺乏個性特色。(3)博客動絡
了廣泛的特別是青年用戶的歡迎。博客的概念主要表現在建三個方面:頻繁更新、簡單明了、個性化。從現在的發(fā)展力(www.blogdriver.com)以“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為思想加油”設模式看,博客是個人加入網絡社會的節(jié)點。有人說:“博客為口號。模板較多,另專辟教育網志,突出教育特色。有好比‘自留地’,BBS好比‘人民公社”’。每個博客用戶都相冊功能和多用戶操作功能。(4)歪酷博客(www.ycul.是真正意義上平等的部落居民,都可以在自己專屬的“領blog.toni)口號“記錄我們的時代”,博客涉及面較廣,支地上”自由地書寫、記錄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并與他人實持上傳GIF圖片。(5)中國博客網(www.blogcn.com)中現平等交流,尋找適合自己的網絡群落,比起個人主頁的文博客的領先者,曾為眾多媒體報道。以娛樂休閑、情感“孤芳自賞”和BBS的“魚龍混雜”,不失為最好的個人言主題為主,首頁分類和排名豐富,對子站推廣有力。其圖論與交流平臺。片博客頗具特色。
互聯網作為一項革命性的技術,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以上是目前在國內最有影響的5個博客網站,以BBS也是革命性的。博客現象可謂近年來全球互聯網文化領域論壇加博客的形式吸引廣大網民,是現在網絡發(fā)展的主流最重要的現象。每個人都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傳播自己形式。中國各大主要專業(yè)論壇無不推出了自己的博客服務,的思想。因博客服務還是這一年剛剛興起的服務,大型博像“關天茶舍”、“貓眼看人”、“強國論壇”等人氣比較旺客托管服務都是繼續(xù)一個良好的博客群而產生的。實際上,的BBS論壇,現在都有了自己的博客服務,但是目前論壇國內很多專業(yè)網站都有自己的專業(yè)博客托管服務,比如水上加的博客服務從近期使用情況看,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
收稿日期:2∞5—Ol~10
作者簡介:劉曉政,現在煙臺聾啞中心學校工作。
萬 方數據一37一
,2005年6月
June.2005
第6期
No.6
地方。在“關天茶舍”上的博客服務功能就很少,而且注利用的資源等。特色化信息服務有賴于特色信息資源的支
撐,必須考慮滿足哪類信息用戶需求是本館的重點服務對
冊困難。
2網絡信息的特點及采集的重要性
信息資源是信息服務機構賴以生存和服務的物質基礎,現代社會信息資源呈現數量多、更新快、品種類型豐富、
形式多樣的特點,僅從載體形式分就有書本式、縮微膠片
象,采集重點用戶需求的信息。一方面要發(fā)展自己的館藏
的特色建設,將適合本地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及用戶需求的、有地方特色的文獻信息收集起來,通過加工分類,建立各類專題數據庫,并使這些數據庫標準化、規(guī)范化,形成有
(膠卷)、光盤、磁盤、多媒體、網絡信息等j現在人們需求信息、查找信息都習慣于到網絡中去查找,究其原因主要來說有以下幾點:(1)方便。用戶需查找某一信息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分類體系中不同的類目入口瀏覽查詢一個個節(jié)點,找到相應節(jié)點直接鏈接所需信息即可。(2)快捷。根據搜索引擎來查找信息,可以直接輸入所需信息的關鍵詞。在幾秒鐘內就能在相關網絡信息鏈中檢索出所有的所需信息。(3)易用性強。這是人們偏好在網上查找信息的很重要的原因。不需要懂得很專業(yè)知識和高深的檢索技巧,只要懂得電腦最基本的操作就可以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網絡信息的分布情況存在以下幾個特點:(1)數量多、內容龐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網絡信息沒有限制,任何機構、個人都可以發(fā)布各類信息。因此成為無所不有的龐雜信息源,并具有跨地區(qū)、分布廣、多語種、高度共享的特點。有最新的各類信息也有毫無價值的大量冗余信息。因此,網絡信息資源數量巨大,內容龐雜。(2)變化快、穩(wěn)定性
差。網上的信息與傳統(tǒng)的文獻資料相比,具有極強的動態(tài)
地方特色的信息產品,并利用網絡化信息傳播的環(huán)境,使
圖書館信息的傳播、資源的共享擴大到全球范圍內;另一方面要根據本館特色,有目的地組織網絡信息資源開發(fā),使本館需要的、有限的網絡資源組織起來,以利于用戶的利用。
博客網站的內容非常豐富,加上博客網站搜索分類的完善,將很容易搜索到同類的信息,而把這些信息作為建設特色資源庫的資料,博客將真正成為在線信息采集的平臺。比如:一個以建筑工程設計為主的院校圖書館在采集網絡特色信息中可以考慮到中國最大的建筑論壇ABBS.coal.cn看看,目前ABBS將自己的BBS論壇與博客整合到了一起。在ABBS網站上只要注冊一個會員名,就可以自動擁有博客服務。從事建筑行業(yè)信息服務的業(yè)內人士應特
別關注ABBS上的信息,及時地將需要的資源收集到本館
的資源庫中,以備不時之需。
3博客網站現存的不足及今后的發(fā)展趨勢
現在的博客網站,除了貼文字,就是貼圖片,如果把歌曲放到網頁上,就會覺得速度有些慢了,這是由于中國的互聯網速度決定的。當然,這個速度肯定會發(fā)展非??欤?/p>
性且變化速度快,可以隨時發(fā)布,也可及時變更修改,不但各種信息都處在不斷淘汰、更新的狀態(tài),而且它所鏈接
的網絡、網站、網頁也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3)類型
畢竟按照中國網民的發(fā)展速度,運營商也必須跟上潮流。
在網絡速度發(fā)展后,可以很方便地把聲音、短片放到網上,
多、范圍寬、用途廣。網絡信息類型多樣化,其主要形式有網絡出版物,還有大量的書目數據庫、聯機數據庫、軟件資源以及個人主頁、電子郵件等。網絡信息另外還有范
圍寬泛的特點,它涵蓋了人類知識的各個領域。既有人文
無論是在線還是提供下載,都將為博客增加了更豐富的內
容。
無論是BBS、還是網絡作品站,它突顯的首先是論壇
信息化與網絡建設
科學、自然科學的信息交流,也可以進行網上交易建立電
子營銷系統(tǒng),日常人們可以完成的事物在網上基本均可實現,可見其用途廣泛。(4)信息組織特殊、控制性差。因特網上信息的組織以超文本技術鏈接,構成立體網狀文獻
或網站的定位,網民只是一個參與者,文章的發(fā)表和評論
回復,都是有規(guī)矩的,有一定的審核機制,有專人(版主、網管、編輯等)在管理。相比較而言,Blog更強調的是個性。就本質而言,Blog其實就是有現成的網頁模板的,可
鏈,把不同國家地區(qū)、不同服務器、各種網頁、各類不同文獻的相關信息都通過節(jié)點鏈接起來,使得檢索相關文獻、相關信息非常方便,加強了信息間的關聯度,形成了一個網狀結構。雖然從局部來說某個網站、某個數據庫是有控制的、相對集中的、有序和規(guī)范的。但總的來說互聯網的信息沒有統(tǒng)一的控制,知識信息的質量是良莠不齊,信息
也處于分散、無序、不規(guī)范的狀態(tài)之中。
以發(fā)表文章和評論,并可按日歷索引的個人網站。它的形式相對簡單,管理者和發(fā)布者通常就是一個人,和一些新聞網站的文章發(fā)布系統(tǒng)類似。其實Blog從技術構架上來看
是非常簡單的,只能算是BBS系統(tǒng)的一個小子集。論壇管
理員為某注冊用戶開了一個版,只允許這個用戶發(fā)布貼子,
其他用戶只有瀏覽和回復,這就和Blog差不多了。而經營
著Bk業(yè)務的網站,其實可以看成一個有無數版面的大論
壇。但Blog在不到2年的時間內,就變得這么熱,大有當
正因為社會對信息的廣泛需求,才有了豐富多彩的信息資源,然而同一信息資源在不同的地域和時間產生的使用效果也不一樣,如何有選擇的配置信息資源即是研究特
色信息資源建設的意義所在。同時,在文獻數字化、網絡
年免費郵箱和OICQ(QQ的前身)的勢頭,是有其內在原
因的。Bk,站點目前是免費的,而現在好用的免費網站空間幾乎沒有,論壇空間不僅更貴,而且安裝、配置、維護
化、信息服務社會化的今天,建設特色信息資源已是信息界的共識。特色資源主要體現為:(1)學科特色。以某重點學科或某特定專題、或具有交叉學科和前沿學科、或能
體現高等教育特色的資源;(2)地方特色。如具有一定的地域和歷史人文特色,或與地方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fā)展
并不是普通的網民力所能及的。
目前“博客論壇”存在的問題是:博客論壇首頁的各
推薦欄目,由程序自動根據點擊率或回復率推薦文章,既
所謂的“機器篩選”。在這種機制下,論壇上常有一些情色
密切相關的資源;(3)館藏特色。如具有他館、他校所不具備或只有少數館具備的特色館藏,或散在各處、難以被
擦邊球話題或八卦話題,因為點擊它們的網友比較多,而使得它們位居前列。依靠機器篩選有其一定的客觀性,而
且節(jié)省成本。問題是網站要想創(chuàng)建品牌,
(下轉第41頁)
萬方數據
一38一
,2(D5年6月
June.2005
第6期
No.6
息外,還可提供圖像信息、音頻信息、視頻信息等。
市場化的管理機制。此外,還要注意網絡參考源的標準化問題。目前,我們國家雖然已經對互聯網實行統(tǒng)籌規(guī)劃、
2.3適當開展個性化的網絡參考源組織
借鑒個性化圖書館等的相關成果,與圖書館的傳統(tǒng)服
務定題服務等相結合。對圖書館的重點、長期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網絡參考源。即按照他的咨詢需求將其常用的工具
統(tǒng)一標準。分級管理的原則,但并沒有頒布某些具體的方案,應該盡快出臺一整套完整的網絡信息資源的標準化政策,從而建立一整套管理的標準化體系。
參考文獻
[1]胡昌平.信息管理科學導論(修訂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書、數據庫、網站加以組織集成于統(tǒng)一的界面,定期更新,
提供給用戶。
[M].北京:
2.4協(xié)調與傳統(tǒng)參考源管理、其他網絡資源的關系
保證傳統(tǒng)參考咨詢所用資源的連續(xù)性,在選擇收集方面注意與網絡參考源相結合、形成互補,避免重復建設;協(xié)調與科技、經濟專網及其他網絡中資源管理的關系,事
實上,圖書館參考咨詢活動所提供的參考源與科技、社科
[2]胡昌平,黃曉梅,賈君枝.信息服務管理[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8.
[3]胡昌平,谷斌.網絡信息資源的社會化組織與開發(fā)構想[J].中國圖書館學,2002,(4).
[4]陳文靜,陳耀盛.網絡信息資源評價研究述評[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4,(1).
[5】趙俊玲,陳蘭杰.國外網絡信息資源評價研究綜述[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D4,(3).
[6]陸寶益.論網絡參考信息源及其挖掘與利用[J].情報科學,2002,(12).
[7]初景利.圖書館數字參考咨詢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論文,2003—06—01.
[8]梅悅敏.圖書館網上參考咨詢服務研究[J].中山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05—10.
信息網絡所提供的資源既具有不同的側重點,又互相補充。因此,應該從國家信息化戰(zhàn)略角度,從宏觀上考慮這個問題,明確圖書館服務在網絡化時代的定位,使圖書館的網絡參考源與其他網絡資源協(xié)調發(fā)展、互相補充。
2.5
網絡參考源的社會化管理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fā)展,圖書館對本館網絡參考源的管
理已不止是個體的部門行為,而是整個單位,甚至整個社
會的行為。因此要加強橫向聯系,由單一學科,單一部門
擴展到社會,多結合其他圖書館的網絡參考源管理經驗,
加強學科、各領域專家、帶頭人,相關部門以及服務對象的聯系,從而加強參考源的篩選剔除、合理整合、深層加
[9]EmilLevine,Koraljka
2004.InformationI鼯.7.
Golub.Libraries
intheDigitalAge
工,進而實現社會化共享。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的圖書館在進
行數字參考咨詢時,還要注意其網絡參考源使用中的公益
Today.Medford:JuL/Aug2(104.V01.21.
性與經濟效益的統(tǒng)一,以公益性的免費提供為主,適當地
收取網絡通訊費、參考源打印等的費用,并逐漸引入部分
[10]Digital
www.ira.org
RderenceServices
Bibiliography[EB].http:∥
:::::::::::::::::::::::::::::::::::::::::::::::::::::::::::::::::::::::::::::::::::::::::;::::
(上接第38頁)
總結:博客現象的興起是進行網絡交流的又一個新事
物,它今后朝什么方向發(fā)展、能發(fā)展到什么情況是一個未知數,但事在人為,專業(yè)化的Blog網站的大量興起,有利
還是要通過人工篩選,既類似編輯、版主推薦的“人工篩選機制”。將那些明顯不符合首頁推薦要求的垃圾去掉,博客論壇必將能作成一個開放的、有價值的網絡公眾平臺。
很多專業(yè)網站,同時經營著專業(yè)的雜志期刊,如果引入Blog專欄服務,可以吸引到很多的業(yè)內專業(yè)人才,通過
于增強各專業(yè)學術的交流、有利于采集專業(yè)信息資源建設特色資源庫。我們作為站在信息交流前沿的圖書館人應當
特別關注博客現象今后的發(fā)展,探索使用博客采集網絡信
篩選Blog專欄中的優(yōu)秀項目和作品,達到網站媒體和Blog作者的雙贏。我的感覺是,未來專業(yè)化的mog網站生存力
比綜合性的Blog網站更強,更容易向專業(yè)化的出版、咨詢、軟件方面拓展,也更有利于有關的專業(yè)人士采集專業(yè)
息,建設特色資源庫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馮強.中國Blog現狀和發(fā)展初探[EB].博客中國(Blogchina.COlll)原文鏈接:http:∥www.chinabyte.corn/
信息化與網絡建設
的網絡信息資源。像近期才建立的以中國畫專業(yè)為主的網
站:中國畫論壇(www.礎.COIn),在短短的2—3個月時
間內就吸引了近千位中國畫的專業(yè)人士及愛好者注冊。其主頁上有“學習交流園地”、“工筆作品展館”、“寫意作品
ColumnArea/217(FM8335嬲1698560伽040303/1773420.shtml
[2]艾青春.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建設的核心是資源建設[J].圖書館,2001,(1):79.
[3]馬海群.論開發(fā)建設有特色的電子信息資源網絡[J].
圖書館建設,2000,(4).
展館”、“書法篆刻展館”、“古代佳作欣賞”、“國畫創(chuàng)作素材”等欄目。該論壇上設立的Blog專欄服務,由幾個國畫水平較高的美術業(yè)內人員建立自己的工作室,經常就某一個專題或者某一幅畫的技法展開討論。工作室的主人保證
時常在線,及時回答會員的提問。因為是專業(yè)性交流,這
[4]吳慰慈,牛繼訊.中國數字圖書館的研發(fā)情況[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1,(4):ls—16.
[5]何小清.網絡時代的信息咨詢服務[J].圖書館,
2001,(3).
里較少有灌水之類的廢話。而較有深度的專業(yè)討論時常在
各專欄上出現。這些工作室的主人既回答一些初學者的基
本問題,也發(fā)表一些有一定水平的專題文章。可以說專業(yè)化的Blog網站在建設達到了聚集人氣的目的。
[6]周華杰.BLOG給教育帶來的影響[J].博客中國(Blogchina.Corn).原始出處:教育技術在水一方.
萬方數據
一4l一
,博客及博客網站的發(fā)展對采集網絡信息的意義
作者:
作者單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數:劉曉政煙臺市聾啞中心學校,煙臺,264001現代情報MODERN INFORNATION2005,25(6)4次
參考文獻(6條)
1. 馮強 中國Blog現狀和發(fā)展初探
2. 艾青春 中國數字圖書館工程建設的核心是資源建設[期刊論文]-圖書館 2001(01)
3. 馬海群 論開發(fā)建設有特色的電子信息資源網絡[期刊論文]-圖書館建設 2000(04)
4. 吳慰慈;牛繼訊 中國數字圖書館的研發(fā)情況[期刊論文]-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01(04)
5. 何小清 網絡時代的信息咨詢服務[期刊論文]-圖書館 2001(03)
6. 周華杰 BLOG給教育帶來的影響
本文讀者也讀過(5條)
1. 楊鵬. 丁靜 博客網站中ACCESS數據庫設計相關問題探討[期刊論文]-科技風2010(9)
2. 黃敏. Huangmin 博客網站使用報告[期刊論文]-網絡與信息2009(8)
3. 王威. 李冬. 王宇姝 網上輿論引導的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期刊論文]-理論界2005(8)
4. 鄧清華. DENG Qing-hua "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其實現[期刊論文]-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26(4)
5. 彭茗瑋 大眾化階段博客網站成功運行的規(guī)律和應用研究——7Cs評價模型在博客網站中的應用[期刊論文]-現代傳播2007(2)
引證文獻(4條)
1. 田玉晶 博客信息傳遞的優(yōu)勢與不足分析[期刊論文]-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08(2)
2. 鐘常青 基于博客的競爭情報服務[期刊論文]-中國信息導報 2007(4)
3. 孔軍. 鄧勝利 專業(yè)博客與學科門戶的互動分析[期刊論文]-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7(1)
4. 張玲 博客文化的價值審視[學位論文]碩士 2006
引用本文格式:劉曉政 博客及博客網站的發(fā)展對采集網絡信息的意義[期刊論文]-現代情報 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