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5系列處理器性能排名 英特爾處理器真的每代都比上代,快出40%么?
英特爾處理器真的每代都比上代,快出40%么?英特爾被稱為牙膏擠壓公司并非毫無理由。它在臺式機CPU市場擁有絕對的壟斷地位。每次都這么快地提高產(chǎn)品性能不符合自身利益。在我的記憶里,這款CPU的性能可以比
英特爾處理器真的每代都比上代,快出40%么?
英特爾被稱為牙膏擠壓公司并非毫無理由。
它在臺式機CPU市場擁有絕對的壟斷地位。每次都這么快地提高產(chǎn)品性能不符合自身利益。
在我的記憶里,這款CPU的性能可以比上一代高出40倍,也就是說從第七代到第八代,桌面級I3終于從1978年的雙核升級到了四核。i5升級到了四核,i7升級到了八核,筆記本的CPU也升級了。整個表現(xiàn)終于在這次更新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前幾代456到7d都是擠牙膏。每代平均性能提高不到15%。從6D到7d,只有5%的改善,中間產(chǎn)品之間的間隔只有半年左右。
這也可以從一些網(wǎng)站的CPU梯形圖中看到。例如,第八代I3的性能與第四代至第七代i5基本相同。
英特爾之所以會在第八代CPU上提高如此之多的性能,是因為當時AMD推出了夏普龍系列CPU。這款CPU的性能與當時的i7相當,但價格卻低于i7。面對市場競爭,英特爾不得不大幅提高新CPU的性能以應(yīng)對競爭。不過,由于AMD的市場表現(xiàn)已經(jīng)不差,英特爾一直在從三代平臺慢慢升級CPU性能,牙膏廠的名字就是從這個時候起的。
總之,競爭可以促進市場的發(fā)展。下面是最新的CPU梯形圖,可以下載參考。
z8350處理器相當于i幾?
至于英特爾的奔騰e2140,核心系列無法相比。首先,它不是一個應(yīng)用程序平臺。作為一個核心CPU,I*是一個計算機平臺。在綜合性能方面,第十代I3回歸到老的第二代I3(陣列仍然是2核4線程)。與之相比,還是比z8350好很多。在核心數(shù)量上,它相當于第二代i5,但其綜合性能卻完全不同,無法與第二代i5相比,因此無法與第十代的核心系列相媲美。
Z8350是Intel的lexion系列CPU(整個lexion系列已被Intel完全放棄,并已停產(chǎn))。發(fā)布時,它是一款4核CPU,用于中低端智能手機、學生平板電腦、柜臺觸摸商務(wù)電腦等應(yīng)用。處理器主頻為1.44ghz-1.92ghz,最大內(nèi)存支持4G ddr3l 1600MHZ,支持Dx11,實際最大功耗不到8W,相當于13/14年的低端智能手機(當時snapdragon 800系列、apple A7等主流手機的CPU都是CPU)比它好)
看1080p視頻,瀏覽網(wǎng)頁,看小說,用視頻聊天和簡單的拷貝處理,運行QQ游戲(應(yīng)該也能運行),至于刺激戰(zhàn)場,農(nóng)藥可能不安裝,或者閃回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