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選放大鏡 怎樣簡單地判斷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
怎樣簡單地判斷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方法一:取表面每格1毫米的直尺,將放大鏡顯微鏡物鏡對準毫米刻度。一般來說,40倍的物體視場(物體范圍)是4.4mm,60倍是3mm,80倍是2.2mm,100倍是1.9
怎樣簡單地判斷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
方法一:取表面每格1毫米的直尺,將放大鏡顯微鏡物鏡對準毫米刻度。一般來說,40倍的物體視場(物體范圍)是4.4mm,60倍是3mm,80倍是2.2mm,100倍是1.9mm,150倍是1.27mm,否則就是假放大。方法二:取一張寫有文字的紙,將顯微鏡的物鏡對準紙張,調(diào)整顯微鏡的焦距,使紙張上的文字清晰,然后測量物鏡的玻璃透鏡與被攝物(紙)的距離,即被攝物距離。放大倍數(shù)越大,物體距離越短。4毫米,150乘以5。1毫米。如果不是,那就是假放大。因此,在購買放大鏡顯微鏡時,一定要了解產(chǎn)品的技術(shù)指標:放大倍數(shù)、物體視場(被觀察物體的范圍)、物體工作距離(物鏡與被觀察物體之間的距離),以免上當受騙。
放大鏡的放大倍數(shù)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這引入了一個概念,即人眼的最佳觀察距離是25厘米。對于放大鏡,它是25厘米處虛擬圖像的放大倍數(shù)。根據(jù)成像公式:1/U 1/v=1/F,得到:1/U=1/F+1/25。如果f=25cm,可以得到u=12.5cm,放大倍數(shù)為2倍??梢钥闯?,如果F<是25cm,可以估計比特放大率等于25/F。這很容易,不是嗎?!也就是說,如果放大鏡的焦距是5厘米,那么它就是5倍
放大鏡放大倍數(shù)與焦距的關(guān)系?
放大鏡是一種利用凸透鏡,它是使物體的距離小于焦距,得到放大后的虛擬圖像。當物體距離改變時,圖像距離也隨之改變,規(guī)則是:1/物體距離1/圖像距離=1/焦距。對于放大鏡的使用,還規(guī)定在可視距離(25厘米)處的圖像放大率為放大鏡的放大率。因此,可以推導出以下公式:放大率=1.25/f,其中f是焦距,單位為厘米。利用上述公式可以計算出:1。30倍放大鏡的焦距f為0.86cm。2cm放大鏡的焦距f為13.5倍。另外,建議自己制作天文望遠鏡時,在選擇物鏡時,孔徑應盡量大,焦距應在50厘米以上;目鏡的孔徑不限,焦距應在5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