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作業(yè) DNS服務器配置 實驗
RHEL5下搭建 DNS 服務器一、域名與域名解析網絡中為了區(qū)別各個主機,必須為每臺主機分配一個惟一的地址,這個地址即稱為 “IP 地址”。但這些數(shù)字難以記憶,所以就采用 “域名”的方式來取代這些數(shù)字
RHEL5下搭建 DNS 服務器
一、域名與域名解析
網絡中為了區(qū)別各個主機,必須為每臺主機分配一個惟一的地址,這個地址即稱為 “IP 地址”。但這些數(shù)字難以記憶,所以就采用 “域名”的方式來取代這些數(shù)字了。不過最終還是必須將域名轉換為對應的 IP地址才能訪問主機。
DNS 服務,又叫域名解析服務,即提供域名與 IP地址的相互轉換。域名的正向解析是將主機名轉換成 IP地址的過程,域名的反向解析是將 IP地址轉換成主機名的過程。通常我們很少需要將 IP地址轉換成主機名,即反向解析。反向解析經常被一些后臺程序使用,用戶看不到。
二、DNS 架構
域的層次結構如同一棵倒立的樹,層次結構非常清晰,如圖所示。根域位于頂部,緊接著在根域的下面是幾個頂級域,每個頂級域又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不同的二級域,二級域再劃分出子域,子域下面可以是主機也可以是再劃分的子域,直到最后的主機。在 Internet中的域是由 InterNIC負責管理的,域名的服務則由 DNS來實現(xiàn)。

三、DNS 解析流程
,
1、客戶機請求解析 www.exmaple.com.cn的 IP地址,如果本地 hosts文件中沒有相關解析,則向本地 DNS服務器發(fā)出解析請求;
2、如果本地 DNS服務器有該域名的解析信息,則直接返回給客戶機;如果本地 DNS服務器沒有該域名的解析信息,則本地 DNS服務器向根 DNS服務器詢問 www.exmaple.com.cn的 IP地址3、如果根 DNS服務器有該域名的解析信息,則直接返回信息給本地 DNS服務器,本地 DNS服務器再將解析信息返回給客戶機;如果根 DNS服務器沒有該域名的解析信息,則返回管轄.cn 解析業(yè)務的 DNS服務器的 IP地址;
4、本地 DNS服務器向管轄.cn 的 DNS服務器詢問 www.exmaple.com.cn的 IP地址;
,5、如果.cn 服務器有該域名的解析信息,則直接返回信息給本地 DNS服務器,本地 DNS服務器再將解析信息返回給客戶機;如果 .cn DNS服務器沒有該域名的解析信息,則管轄.cn 解析業(yè)務的 DNS服務器告知.com.cn 的 DNS服務器的 IP地址;
6、本地 DNS 服務器向管轄.com.cn 的 DNS 服務器詢問 www.exmaple.com.cn 的 IP地址;
7、如果.com.cn 服務器有該域名的解析信息,則直接返回信息給本地 DNS服務器,本地 DNS服務器再將解析信息返回給客戶機;如果.com.cn DNS服務器沒有該域名的解析信息,則管轄.com.cn 解析業(yè)務的 DNS服務器告知.example.com.cn 的 DNS服務器的 IP地址;
8、本地 DNS服務器向管轄.example.com.cn 的 DNS服務器詢問 www. example.com.cn IP地址;
9、管轄.example.com.cn 的 DNS服務器告知 www.exmaple.com.cn的 DNS服務器的 IP地址;
10、本地 DNS服務器解析出 www.exmaple.com.cn的 IP地址,并傳回給客戶機。
四、搭建 Linux下的 DNS多域解析服務器
首先,應該檢查自己是否已經安裝了bind 。
[root@killgoogle ~]# rpm -qa bind*
bind-chroot-9.3.3-10.el5
bind-9.3.3-10.el5
bind-libbind-devel-9.3.3-10.el5
bind-utils-9.3.3-10.el5
bind-sdb-9.3.3-10.el5
bind-devel-9.3.3-10.el5
bind-libs-9.3.3-10.el5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包是caching-nameserver
,[root@killgoogle ~]# rpm -qa caching-nameserver
caching-nameserver-9.3.3-10.el5
如果沒有安裝使用rpm 進行安裝
安裝過后BIND 服務就已經完成三分之一了,剩下的三分之二就是配置BIND 服務。好,開始!
系統(tǒng)平臺: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 update3 內核版本:2.6.18-128.el5 DNS 服務器 IP :192.168.41.1
Web 服務器 A : 192.168.41.2
[root@killgoogle ~]# cd /var/named/chroot/etc/
[root@killgoogle etc]# ls
localtime named.rfc1912.zones
named.caching-nameserver.conf named.rfc1912.zones.rpmsave
rndc.key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在/var/named/chroot/etc/下的幾個主要的配置文件。但是我們還是不要動這些文件的好,可以先復制它們并對它們進行修改。在進行復制的時候應該加上參數(shù)-P ,這樣在復制的時候把文件的屬性不會改變。
[root@killgoogle etc]# cp -p named.caching-nameserver.conf named.conf
現(xiàn)在就可以用named.conf 文件進行配置了。(對原文件進行了改變的地方著紅色)
[root@killgoogle etc]# vi named.conf
options {
listen-on port 53 { any; };
listen-on-v6 port 53 { ::1; };
directory "/var/named";
dump-file "/var/named/data/cache_dump.db";
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stats.txt";
memstatistics-file "/var/named/data/named_mem_stats.txt";
query-source port 53;
query-source-v6 port 53;
allow-query { any ; };
};
logging {
channel default_debug {
file "data/named.run";
severity dynamic;
};
};
view localhost_resolver {
match-clients { any; };
match-destinations { any; };
recursion yes;
include "/etc/named.rfc1912.zones";
};
[root@killgoogle etc]# vi named.rfc1912.zones
,。下面是我的文件內容
zone "." IN {
type hint;
file "named.ca";
};
zone "localdomain" IN {
type master;
file "localdomain.zone";
allow-update { none; };
};
zone "localhost" IN {
type master;
file "localhost.zone";
allow-update { none; };
};
zone "0.0.127.in-addr.arpa" IN {
type master;
file "named.local";
allow-update { none; };
};
zone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ip6.arpa" IN { type master;
file "named.ip6.local";
allow-update { none; };
};
zone "255.in-addr.arpa" IN {
type master;
file "named.broadcast";
allow-update { none; };
};
zone "0.in-addr.arpa" IN {
type master;
file "named.zero";
allow-update { none; };
};
zone "massz.com" IN {
type master;
file " massz.com.zone";
,allow-update { none; };
};
zone "41.168.192.in-addr.arpa" IN {
type master;
file "41.168.192.local";
allow-update { none; };
};
其中可以看見有這個配置文件里又引用了兩個新的文件:massz.com.zone 和41.168.192.local 。這兩個文件可以CP 過來。
[root@killgoogle var]# cd /var/named/chroot/var/named/
[root@killgoogle var]# cp -p localhost.zone massz.com.zone
[root@killgoogle var]# cp -p named.local 41.168.192.local
在這之中比較重要的還是要加參數(shù)P ,要不然很有可能啟動不了named 服務。好了,現(xiàn)在就可以編輯這兩個文件了。
[root@killgoogle var]# vi 41.168.192.local
$TTL 86400
@ IN SOA localhost. root.localhost. (
1997022700 ; Serial
28800 ; Refresh
14400 ; Retry
3600000 ; Expire
86400 ) ; Minimum
IN NS massz.com.
2 IN PTR www.massz.com.
有必要說明的是最后兩句前面的那個2、3是指的我自己IP :192.168.41. ×的最后一個數(shù)
[root@killgoogle var]# vi massz.com.zone
$TTL 86400
@ IN SOA localhost root (
42 ; serial (d. adams)
3H ; refresh
15M ; retry
1W ; expiry
1D ) ; minimum
IN NS massz.com.
www IN A 192.168.41.2
其中41.168.192.local 是反向解析文件, 而massz.com .zone 是正向解析文件. 下一步就是修改/etc/resolv.conf文件了. 只有修改了這個文件才可以用自己的的機器進行域名解析
[root@killgoogle var]# vi /etc/resolv.conf
只要加上一句:nameserver 192.168.41.1就行了。(也可以在圖形化的網絡設置界面下配置) 這樣配置就完成了。
測試:
[root@killgoogle ~]# nslookup
,Server: 202.196.41.12
Address: 202.196.41.12#53
Name: www. massz.com
Address: 192.168.41.2
2.Apache 簡介
Apache 簡介
2007年10月,根據(jù)Netcraft 公司的調查結果顯示Apache 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WEB 服務器。 如下圖所示:
Apache 服務的安裝軟件包
1. httpd-2.0.52-9.ent .i386.rpm:Apache 2.0。
2. httpd-manual-2.0.52-9.ent.i386.rpm :Apache 2.0手冊。
3. httpd-suexec-2.0.52-9.ent.i386.rpm :允許Apache 以root 用戶身份運行程序的
軟件包。
4. system-config-httpd-1.3.1-1.noarch.rpm :Apache 服務的圖形化配置工具。



Apache 服務的啟動

進入 web 服務器的主目錄

/var/www/html
創(chuàng)建首頁

打開瀏覽器測試
實驗要求:
根據(jù)如上的實驗過程,配置一臺DNS 服務器,IP 為:linux 的ip 是之能解析:
Web 服務器 A :www.massz.cn 解析到你自己的ip
創(chuàng)建首頁使之能顯示自己創(chuàng)建的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