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加入法計算詳細步驟 標準加入法計算詳細步驟?
標準加入法計算詳細步驟?1. 標準加入法是在待測樣品中加入一定量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測定加入前后樣品的濃度。加入標準溶液后的濃度將高于加入前的濃度,增加量應等于加入標準溶液中待測物質(zhì)的量。2. 標準加
標準加入法計算詳細步驟?
1. 標準加入法是在待測樣品中加入一定量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測定加入前后樣品的濃度。加入標準溶液后的濃度將高于加入前的濃度,增加量應等于加入標準溶液中待測物質(zhì)的量。
2. 標準加入法又稱標準增量法或線性外推法。它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測試儀器精度的方法。該方法特別適用于樣品中干擾物質(zhì)的檢測。
3. 當很難制備出與樣品溶液相似的標準溶液,或樣品的基體組成很高,變化不確定,或樣品中固體物質(zhì)對吸收的影響難以維持一定程度時,標準加入法是非常有效的。
4. 定量計算過程。假設(shè)在n個100ml容量瓶中加入n個V體積的樣品,在上述容量瓶中分別加入不同濃度梯度的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
5. 濃度梯度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例如,選擇0.100 ml、0.200 ml、0.500 ml、1.00 ml、2.00 ml等,但至少選擇5個梯度,再加上一個空白。加水稀釋至所需刻度后,測定相應吸光度A1、A2、A3、A4、A5、A6等。以標準溶液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橫坐標,得到一條有截距的直線。將直線延伸到橫坐標的交點處,得到交點處的濃度值,即待測組分在樣品中的濃度。標準曲線法和標準加入法1。標準曲線法適用于標準曲線與樣本矩陣幾乎相同的情況,優(yōu)點是速度快,缺點是樣本矩陣復雜時不準確。2標準加入法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點,因為它是將樣品與標準混合同時測定(“標準加入法”由此而來)。缺點是速度很慢。三。標準曲線法適用于樣品多的時候,先做曲線,然后從曲線中找一點計算濃度;標準加入法適用于樣品少的時候。
三角形內(nèi)角計算公式?
三角形的三條邊是a,B,C,角是<A,<B,<C,cosa=(b2c2-a2)/2BC,CoSb=(a2c2-b2)/2Ac,COSC=(a2b2b2-c2)/2Ab。a/sinA=B/sinB=C/sinC=2R。(R是三角形外接圓的半徑)。
平均反應速率計算公式?
平均反應速率公式為v=△C/△t。平均反應速率是一種化學反應速率,表示化學反應的速度。通常表示為單位時間內(nèi)反應物或產(chǎn)物濃度的變化值(降低值或升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