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大全 域名是什么?可以自由買賣嗎?
域名是什么?可以自由買賣嗎?你好,康哥來回答下此問題。一、什么是域名?網(wǎng)站是由域名與空間組成,如果我們把網(wǎng)站看做一個公司,空間可以理解為你的公司大小,你工作的東西都存放在那里。而域名則是你公司的地址。
域名是什么?可以自由買賣嗎?
你好,康哥來回答下此問題。
一、什么是域名?
網(wǎng)站是由域名與空間組成,如果我們把網(wǎng)站看做一個公司,空間可以理解為你的公司大小,你工作的東西都存放在那里。而域名則是你公司的地址。當你打車去上班,你只需要告訴司機地址,他便會幫你送到目的地。同樣你只需要輸入域名地址,瀏覽器便會幫你跳轉(zhuǎn)到你想去的網(wǎng)站,而所展示的內(nèi)容也就是你空間的內(nèi)容。
二、域名能自由買賣嗎?
域名是可以自由買賣,2015年初,360公司用1億人民幣從美國運營商VodaFone手里買下國際頂級域名360.com,此舉在當年刷新了全球域名的交易記錄;小米的域名mi.com是小米2014年4月花了2000多萬元買下的;微信的域名weixin.com也是幾經(jīng)周折,甚至還提出了訴訟仲裁,最終才歸微信所有。
域名還重要嗎?
域名只是對中國人來說已經(jīng)不重要了。
1. 域名的產(chǎn)生,其目的是為了給背不出來IP地址的人一種比較直觀的進入網(wǎng)站方式。
2. 之所以萬維網(wǎng)不惜用域名解析這種耗費大量資源的東西也要把IP地址變成域名,因為從英語的使用角度來看,域名的意義是“所見即所得”,想上什么網(wǎng)站去敲網(wǎng)站名字即可。
3. 中文和英文域名天生具有一條溝,所以域名對于中文用戶來說不屬于“所見即所得”,之前某人推廣的中文域名,也沒有成功,所以對于中國人,域名本身就不那么天經(jīng)地義。
4. 這也就是為什么現(xiàn)在的中文用戶基本上告別了“背下域名敲進地址欄”的上網(wǎng)方式,而采用“搜索引擎上隨便敲個名字”的上網(wǎng)方式。原因很簡單,前者對于中文用戶本身就不友好,而后者是真正的所見即所得(外加支持模糊輸入),再加上百度不是個很SB的公司,習(xí)慣就此改變。
5. 我認為在APP時代來臨前,域名對于英語用戶的重要性并沒有改變,當然我沒有調(diào)研結(jié)果來支持我這一論調(diào),但請想象一個人想上FACEBOOK,他會直接在地址欄鍵入這個名字呢?還是先打開GOOGLE再鍵入?
6. 即使在APP時代來臨后,我認為域名對于英語用戶仍然有市場,只要瀏覽器上網(wǎng)的方式存在,域名便存在,這個判斷基于我認識的幾位不同單位的外國佬:他們的共同點是:如果想開個記事本,不會從桌面或者開始菜單來去點,而是WIN鍵 R然后鍵入notepad……這種DOS時代遺留的習(xí)慣然后覺得真是……太賤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