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CDN市場的競爭為什么這么激烈?
網友解答: 2016年整個CDN行業(yè)就進入了拼價格的階段,阿里云一年降價6次,騰訊云、七牛云、又拍云,各種“云C2016年整個CDN行業(yè)就進入了拼價格的階段,阿里云一年降價6次,騰訊云、
2016年整個CDN行業(yè)就進入了拼價格的階段,阿里云一年降價6次,騰訊云、七牛云、又拍云,各種“云C
2016年整個CDN行業(yè)就進入了拼價格的階段,阿里云一年降價6次,騰訊云、七牛云、又拍云,各種“云CDN廠商”也紛紛入局混戰(zhàn)。歸根到底,其一是技術的迭代降低了各種成本,其二是資本的推動下,各大CDN廠商為了跑馬圈地放棄利潤。14/15這兩年,各家CDN的費用整體下降了一半還多,最低比之前網宿、藍汛要低三分之二左右。一方面大家都在繼續(xù)優(yōu)化自己的成本,另外一方面也在技術上找差異點。成本方面的另一個思路就是靠規(guī)模取勝,因為手里的服務器和帶寬越多,能應對的峰值就越高,那么也就有能力做更大的客戶。這個策略阿里云是玩的最好的,因為他自己就有雙十一這樣一個巨大的峰值需求,但是實際上大家都在玩,只是比誰跑的更快。
2016年,還有一個事情對于行業(yè)的影響很大,就是直播的興起。2015年10月份,映客還只融了A輪1000萬,到了今年年初就是昆侖萬維的6800萬A+。直播對于CDN的要求是比視頻網站更高的,因為它涉及到的是一個同步性的問題。很多直播APP在這一塊的技術上把握沒到位,然后觀眾端分分鐘崩潰,后果不能更嚴重。比如說今年里約奧運會期間,花椒做了一個張繼科的直播,好不容易動用各種資源請來了人,又花大力氣拉起來了人氣,結果到了直播時服務器宕了,被用戶吐槽到無以復加。
所以今年大家競爭之所以這么激烈,也有一個原因是爭奪這一塊新出現(xiàn)的市場。誰的技術能有突破,誰的成本能優(yōu)化到最低,誰的服務更有差異點,誰就能活下來而且活得更好。
網友解答:背景:阿里云CDN降價對行業(yè)帶來的影響2015年5月22日,阿里云旗下CDN降價21%,1Mbps帶寬每月22.8元或1GB流量 0.26元;創(chuàng)下新低價。按照帶寬計費方式,阿里云價格相當于網宿的1/3;網宿和藍汛是CDN的寡頭。CDN是一個規(guī)模不算大但是利潤豐厚的市場。但越來越多的大客戶選擇自行建設CDN,以及云計算廠商對外開放CDN;
判斷阿里云至少目前還處于燒的過程,能否長期維持這種價格存疑。
以我了解的情況,阿里在某一國內大運營商的規(guī)范帶寬采購價格并不低(同比傳統(tǒng)CDN服務商),其能拉低售價的可能性有大概幾種:
1、供應鏈綜合成本控制。常規(guī)的IDC資源(租用帶寬/機架或自建機房)、硬件(服務器、網絡、配件)由于阿里日常運營需求規(guī)模大,往往能夠達成較好的談判價格;但這個不是絕對的,大陸網絡環(huán)境非常復雜,三大運營商壟斷基礎網絡設施資源,做云服務任何一個大運營商的網絡資源都不能缺,而近期聯(lián)通、電信有持續(xù)整頓違規(guī)服務,且有提價趨勢,這種背景下,云服務商的生與死其實在于運營商,更進一步的說就是在于政府。
2、強化資源復用能力。阿里的屬性是一個內容提供商,直接面向終端用戶;阿里云的屬性是一個ISP,幾乎不直接面向終端用戶;阿里業(yè)務的復合屬性是其與傳統(tǒng)CDN服務商的顯著區(qū)別,這個屬性決定了在資源池足夠的情況下資源可在內部客戶(阿里自有業(yè)務)和外部客戶(阿里云客戶)間滾動利用,從而實現(xiàn)資源的高效復用。但復用并不是阿里所獨有的特點,因為規(guī)模叫大的CDN服務商在資源上也有復用空間,比如一些服務商利用其IDC帶寬的方向給ISP提供非合規(guī)服務。
3、客戶業(yè)務類型多樣化。多樣且規(guī)?;目蛻纛愋停鐘W運會在中國的直播,由于播放時間都在凌晨閑時,這類業(yè)務在帶寬資源使用上完全不增加額外成本。若客戶業(yè)務類型足夠多樣,極限情況下可將閑時忙時帶寬拉成一條直線,而非常規(guī)的正玄曲線。
4、服務解決方案化。對客戶非核心需求的實現(xiàn)更多采取合作而非自研的方式,形成了類似appstore的增值應用市場,結合自身的渠道和營銷能力,利用增值服務銷售帶來的收益對主營業(yè)務形成補充。
基于以上種種,可以說市場價格依然有下降的空間,但并不是阿里隨便降個價就說了這個價格是合理的了。按照阿里的價格體系,傳統(tǒng)CDN服務商若都做合規(guī)、合法業(yè)務,虧本是一定的,而賺取合理利潤是企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先決條件,CDN平臺基礎設施有其事實價值,在沒有資源話語權的情況下,價格持續(xù)下降缺少堅實的基礎。
另外阿里2C的模式,僅適用于需求相對簡單的中型和一部分基礎較好的小型客戶,并不適合服務于大規(guī)??蛻?,本地化服務能力是其顯著缺陷,在這個方面?zhèn)鹘y(tǒng)CDN服務商有其優(yōu)勢的,從市場占有率上也能說明問題,把有大客戶最多的服務商依然是網宿科技,價格持續(xù)堅挺的也是網宿科技,價格最好、服務最佳本身就是矛盾的,一味的看低價格,只能說這個市場上的買方和賣方都不成熟,若我是客戶,如何要我選擇一個不成熟的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