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曾昔安 想移居廈門,廈門有什么優(yōu)缺點?
想移居廈門,廈門有什么優(yōu)缺點?優(yōu)點——當然是環(huán)境、氣候了。在北京、武漢等城市待過,相對而言,廈門在居住方面應該是比較舒服的。首先,從氣候上說,廈門冬無嚴寒,比如相對于北京;廈門也算不上有酷暑,比如相對
想移居廈門,廈門有什么優(yōu)缺點?
優(yōu)點——當然是環(huán)境、氣候了。
在北京、武漢等城市待過,相對而言,廈門在居住方面應該是比較舒服的。
首先,從氣候上說,廈門冬無嚴寒,比如相對于北京;廈門也算不上有酷暑,比如相對于武漢。
至于城市環(huán)境呢,我覺得廈門的一大特點是公共空間很多,比如公園密度很大,有服務全市的公園,比如中山公園、白鷺洲公園、五緣灣濕地公園,也有服務于片區(qū)的公園,比如南湖公園、蓮花公園、松柏公園,另外如環(huán)島路,雖然沒有公園之名,但是整條路旁邊都是沙灘、綠地等大面積的公共空間。此外,還有鐵路文化公園、老劇場公園等,頗得文藝青年之歡心,還有東坪山公園、仙岳山公園等山地公園,其中如東坪山公園,可以說地處鬧市之中,卻很有山野特點,是我很喜歡去的地方。在這一點上,廈門應該說是很舒服的一個城市,幾乎可以說,在廈門無論住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在家旁邊找到舒適的公共活動空間,比如說跑步,無論環(huán)島路,還是五緣灣濕地公園,都是很適合跑步的地方,而在北京的話,雖然說公園也很多,而且面積都很大,但是,往往距離過遠。
但是生活不僅僅是享受,其實,生活的更重要的一個核心是工作。雖然一般來說,人們往往不把工作包含在“生活”之內(nèi)。
那么,這一方面可以說是廈門的缺點了,尤其是和北京、上海、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比較起來。
不過,國內(nèi)又有幾個城市在工作環(huán)境方面能和京滬深相比呢?
廈門GDP超過萬億需要多少年時間?
首先我們來看數(shù)據(jù),2020年福建有兩座城市成功晉級“萬億俱樂部”,分別是泉州和福州,GDP都略微超過10000億元,在新冠疫情的大考下,還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不錯。
而廈門GDP則位居全省第三,為6384億元,名義增速達到6.5%,同樣非常的出色。不出意外,福建下一座萬億俱樂部成員,就會是是廈門。那么什么時候能夠達到這個目標?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這是一個預測性的問題,必然會出現(xiàn)預測不準確的情況,所以僅供參考。
按照目前廈門的GDP來看,想要突破10000億,還差3616億元。更關鍵的是,未來幾年廈門經(jīng)濟到底能夠發(fā)展多快?近年來基本能夠保持8%的增長率,但我們知道,一座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越高,發(fā)展速度就會放緩,想要繼續(xù)保持高速增長十分不易。所以未來廈門是否還能保持8%左右的增長率存疑。
我們可以在多給出點數(shù)據(jù),7%和6%,如果樂觀情況,能夠增長8%,增長7%小編個人認為可能性最大;而增長6%也不算差。通過計算。
如果接下來廈門保持8%的增長率,GDP突破萬億需要6年;如果保持7%的增長率,那么就需要7年;如果保持6%的增長水平,那么就需要8年。所以,綜合來看,廈門GDP想要突破1萬億,大概需要6~8年時間。對此,各位怎么看?
廈門為什么叫廈門?
廈門的由來
廈門以前是一座孤島,古時交通不便,所以到唐朝以前廈門一直是一座無名島嶼。唐朝開元至天寶年間,大陸陳、薛兩大姓氏漢人先后渡海入島。陳氏族人住南邊,薛氏住北邊。
廈門由“下門”雅化而來,“下門”之名,在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城之前已經(jīng)存在。“門”是地名的通稱。古時船戶、漁民把江河入海處有山崖的地方,形象化地稱之為“門”?!昂iT”在九龍江進入廈門港海域這間,往下到鼓浪嶼和廈門島,是海潮進出的通道,像護域河河水進出的門,也就是“濠門”?!板╅T”以下的一個門叫“下門”。1935年4月,廈門正式設立廈門市,成為福建省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