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七層模型順口溜 計算機網絡七層模型和四層模型有什么不一樣?
計算機網絡七層模型和四層模型有什么不一樣?七層模型是osi模型,分別包括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絡層、數(shù)據(jù)鏈路層和物理層。四層模型是tcp/ip模型,分別包括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和鏈路層。
計算機網絡七層模型和四層模型有什么不一樣?
七層模型是osi模型,分別包括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絡層、數(shù)據(jù)鏈路層和物理層。四層模型是tcp/ip模型,分別包括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和鏈路層。
從網絡功能上來說,四層模型的應用層對應于七層模型的應用層、表示層和會話層,四層模型的鏈路層對應于七層模型的數(shù)據(jù)鏈路層與物理層,其他兩層分別對應。
四層模型是最早的網絡模型,是ARPANET和其后英特網使用的網絡模型。隨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1970年提出了七層模型的概念。這里要注意,OSI是網絡模型,ISO是一個組織。當七層模型剛剛被提出的時候,大家都以為它會取代四層模型,但由于諸多原因失敗了,這里主要說明三個原因。一是四層模型已經被大規(guī)模應用,而且投入大量時間與金錢的情況下,七層模型才被提出,如果更換損失巨大。二是七層模型中的某些層沒有一個很完整的定義,例如標準文件中雖然說明有些服務在表示層和會話層中來完成,但這兩層的協(xié)議卻沒有被提出,相關軟件也沒有被研發(fā)出來。三是當時七層模型并沒有顯示出很好的性能來趨勢英特網管理機構更換網絡模型。
如果提問者想深入了解計算機網絡知識,我還建議閱讀《Data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這本書,我有這本書第五版的pdf文件,如果有需要可以聯(lián)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