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會議的重大意義 八七會議全過程?
八七會議的重大意義 1927年8月7日八七會議的意義?八七會議全過程? 為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1927年8月7日,黨中央在武漢召開緊急會議,在大革命失敗幾個月后,面對革命事業(yè)的命運和
八七會議的重大意義

1927年8月7日八七會議的意義?
八七會議全過程?
  為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1927年8月7日,黨中央在武漢召開緊急會議,在大革命失敗幾個月后,面對革命事業(yè)的命運和方向,黨面臨白色恐怖,轉向地下。目的是總結黨的經驗教訓,清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錯誤,確定新時期黨的戰(zhàn)略任務。
由于時局緊張,出席會議不便,僅限于武漢中央委員會、中央機關和鄰近省份的負責同志,共有22人,故稱87會議。中央委員李維漢、曲秋白、張?zhí)?、鄧中夏、任、蘇兆征、顧順章、羅亦農、陳喬年、蔡和森;中央委員李振英、沉、毛澤東;楊寶安、王荷波;共青團李子芬、楊善南、陸定義;湖南彭公達;湖北鄭超林;軍委王一飛;中央秘書鄧小平,共產國際代表羅明納茲。
八七會議的主要內容是共產國際代表羅明納茲關于黨的過去錯誤和新路線的報告和結論。會議通過了黨內文件,如《中共八七會議告全黨黨員書》、《最近農民斗爭決案》、《最近職工運動決案》、《黨組織問題決案》等;二是批評、糾正和結束右傾機會主義錯誤;三是確定以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為新時期黨的總體方針,討論國共關系、土地革命、武裝斗爭等問題,把農民秋收起義作為當時黨的主要任務;第四,會議選舉了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
八七會議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
  1927年8月7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在漢口召開政治局緊急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是糾正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選擇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確定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總體政策,決定發(fā)動秋收起義。
會議在嚴重危機時刻舉行,指出了新的工作方向,為拯救黨和革命做出了貢獻。此后,中國進入了武裝斗爭的歷史時期。
八七會議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八七會議在中國革命的關鍵時刻舉行。會議正式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實施政策,以領導農民秋收起義為當前黨的主要任務,使全黨在白色恐怖面前不恐慌,指出了未來革命斗爭的正確方向。
特別是在會議上,毛澤東提出指出政權是從槍桿上獲得的,為拯救黨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從那時起,中國革命開始從大革命的失敗轉變?yōu)橥恋馗锩鼞?zhàn)爭的興起。八七會議在我黨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為思想混亂、組織松懈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拯救黨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