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沙面歷史介紹 廣州沙面網(wǎng)紅景點?
廣州沙面歷史介紹 為什么叫沙面?廣州沙面網(wǎng)紅景點? 沙面,曾經(jīng)被稱為石翠洲,因為它是由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所以被稱為沙面。沙面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西南部,南臨珠江白鵝潭,北臨沙基涌。它是一個與
廣州沙面歷史介紹

為什么叫沙面?
廣州沙面網(wǎng)紅景點?
沙面,曾經(jīng)被稱為石翠洲,因為它是由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所以被稱為沙面。沙面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西南部,南臨珠江白鵝潭,北臨沙基涌。它是一個與六二三路相望的島嶼,有八條大街小巷,面積大小0.3平方公里。沙面是宋、元、明、清時期中國國內外的商業(yè)場所。鴉片戰(zhàn)爭后,清咸豐11年(1861年)后成為英法租界。
沙面是廣州的一個重要商業(yè)港口。百年后,十多個國家在沙面設立了領事館,9家外國銀行和40多家外國銀行在沙面經(jīng)營,廣東海關俱樂部和廣州俱樂部相繼在沙面設立。沙面見證了廣州近代史的變遷,留下了孫中山先生、周恩來總理等偉人的足跡。沙面已成為中國近代史和租界史的縮影。沙面島上的歐式建筑形成了獨特的露天建筑
沙面島的名字來源?
清末,廣州沙面島原本是珠江的一小塊沙洲。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英法殖民者入城,看中了珠江的小沙洲。于是1861年,英法殖民者與清廷簽訂了租賃合同,租借了這個地方
隨后,英法殖民者出錢雇人填江造地。珠江的小沙洲被擴展成一個島嶼,成為英法租界。換句話說,沙面島在歷史上并不存在。
這就是沙面島的歷史起源。
道路結合綠化占據(jù)了相當大的面積,古榕參天,綠草如茵,為沙面徒增添了畫意。
南端為公園等公共場所,形成對外屏障,領事館區(qū)也在較好的區(qū)域。
規(guī)劃格局保存完好,158棵古樹,150多棟西式建筑保存完好。
英國領事館(今沙面南街46號)于1865年首次遷入沙面,法國領事館于1890年遷入(今沙面南街18號)。
1915年在西側(今沙面南街20號)建新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