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巴車因與轎車相撞墜江,在橋梁設計建造上有沒有可能防止墜江情況的發(fā)生?
網友解答: 實際上任何現(xiàn)代橋梁都有相關的安全設計,甚至不妨說護欄本身就是最基本的防護設施,但萬無一失的防護措施從成本上論是難以承擔的,從技術上看也是無法實現(xiàn)的。此次大巴墜江系因私家轎車沖
實際上任何現(xiàn)代橋梁都有相關的安全設計,甚至不妨說護欄本身就是最基本的防護設施,但萬無一失的防護措施從成本上論是難以承擔的,從技術上看也是無法實現(xiàn)的。
此次大巴墜江系因私家轎車沖撞的意外,這種事故并不頻發(fā),但一旦發(fā)生往往很嚴重,且可能發(fā)生在橋梁任何位置,目前中外橋梁常見的防護措施,是對兩端出入口、引橋和主橋銜接部分、橋墩或斜拉索承力連接處等關鍵部位進行加強,如設置減速裝置,增加隔離帶,車道劃分更加科學化、設置引流信號和裝置、增設人力和設備監(jiān)控等,但這些措施并不能在大型橋梁的每一處都設置,這既不經濟,實話說也沒必要——大多數時候用不著且增加橋梁運營負擔,真出了事未必管用,更要命的是這會令車速在橋梁上變慢,增加擁堵,可能產生更多負面效應和實際損失,且擁堵或車輛減緩每時每刻都會發(fā)生,而墜江意外是偶發(fā)的。
不僅如此,從設計上護欄強度過大也可能適得其反,中外都有實際事例,即護欄強度過大,導致失控汽車撞到護欄上反彈回橋面,引發(fā)連環(huán)撞車,導致更嚴重的損失和更惡劣的后果,因此橋梁護欄的強度是不可能無限加大的。
車禍對任何當事人都沒有任何好處,因此除非暴恐,主觀故意制造撞車、墜車的人應該不存在,因此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加強交通規(guī)則宣傳教育,同時增加重點橋梁的交通引導和管制,從而最大程度減少惡性事故發(fā)生率,“撞車但不會撞出人命”的思路本身就有問題,交通安全的根本保證,只能是每個行路者的交通規(guī)則、安全意識,和合理的交規(guī)、交管。
網友解答:護欄應該有防撞能力設計,并且這個能力是限速的依據之一。好的護欄應該能在設計撞擊力下不斷裂,兜住車輛?,F(xiàn)在不知道公交車出事時有多少速度,所以還不好說橋梁是否有問題,但也不能排除存在設計缺陷或者建造質量缺陷、維護不當等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