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應從哪種字體開始學習?要注意哪些誤區(qū)?
網友解答: 謝謝你的提問。題主雖然提出的是先學什么字體,同時,還問先小字還是先大字。關于書法學習是先隸書還是楷書,先學顏真卿還是歐陽詢,一直都有不同的建議。我覺得其實沒有那樣嚴重,尤其是
謝謝你的提問。題主雖然提出的是先學什么字體,同時,還問先小字還是先大字。
關于書法學習是先隸書還是楷書,先學顏真卿還是歐陽詢,一直都有不同的建議。我覺得其實沒有那樣嚴重,尤其是我們今天,根本與學什么字體,沒有任何關系。
因為我們今天學習書法,基本上與實用已經脫節(jié)了。
古代還有一個學什么字對中舉有沒有影響問題。如果閱卷人喜歡歐陽詢,結果你學的是顏真卿,那就可能有一些影響的。
今天,我們學習書法,無非就是參加個展覽,如果不愿意參加展覽,樂意自己辦展覽,那就更與誰的嗜好沒有任何關系了。
所以,選什么字體問題,自己看著辦吧。
這里,我就重點說說從小楷學起還是先從大字學起的問題。
這個問題,不同的老師都會給出不同的建議。
比如,先學小字比較容易掌握字的結構。
比如先學大字,對筆法理解會更全面。
實際上,我們學習書法是全面的。不可能只學結構,不學筆法。也不可能,只學筆法,不學結構。
所以,如果是從零開始學的,我個人認為還是先從小字開始,相對容易入門。
為什么先寫小字容易呢?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小字容易關照。也就是說,你寫一個小字,會比大字“看得更清楚”。有人會說,大字看不清楚反而小字“容易看得清楚”,這話什么道理?
我們說的就是,如果是大字,一個筆畫就相當于一個小字,甚至比一個小字還要大,由于你初學書法入門,這樣就會產生關照不周問題。這就好比同樣是打球,你說一個乒乓球容易在手里玩轉還是一個籃球容易在手上玩轉?肯定是乒乓球,對吧?這就是容易關照問題。
當我們對毛筆有一定的熟悉,對書法有一定理解了,你再寫大字也不遲嘛!
所以,學習書法的第一口奶,我們還是從小楷開始吧!
當然,小楷不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好像寫的工整就可以了。其實,如果寫大字,真的寫不了。因為大字的筆法確定有度,而筆法在小楷中上不容易那樣清楚的。
所以,你要寫好字,必須還要學大字。
事實上,學習書法,一年兩年都不算入門。
如果寫了兩年小字,那么,你的小字也會進入瓶頸期,這時,你再去學習大字,就會對寫字興趣更高了。
這是因為,第一,你已經有小楷的一點基礎了,學習大字雖然是一個新的開始畢竟書法的結構有一點基礎。這時,再加上學大楷的筆法問題,一一得到解決,學習應該更容易一些。
第二,你會把小楷學習階段的不足,完全暴露在學校大字的面前,這樣有利于學習的自覺。
大字和小字不但初學應該交替學習,就是進入高級階段,也不應該忽視。現(xiàn)在有一種誤導,認為大字好,小字自然好。我個人認為,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畢竟大字和小字各有各的的特點,都需要練習。
如果只學大字不學小字,對書法創(chuàng)作會有嚴重影響。
比如,書法作品的正文是大字,但是,落款是小字。如果正文還不錯,結果落款的小字不好,就會影響書法作品的整體質量。
所以,我們學習書法的初學階段,就要處理好大字和小字的關系。
最后我總結一下我的觀點:初學書法不需要嚴格區(qū)別大字和小字,都要學。最容易的辦法,就是先從小字開始。
網友解答:謝謝悟空官方邀請!
對于這個問題,我談談個人的觀點。學習書法應從哪種字體(注:應為書體)入手,這個是沒有規(guī)定的。也就是說,自己喜歡哪種字體就學哪種字體。
根據(jù)我的經驗,建議題主從漢隸開始學起。因為漢隸入門容易。把漢隸學好后再學其它書體。這是根據(jù)漢字的演變和發(fā)展過程來說的。
有人說楷書是一切書體的基礎,我認為這是沒有任何根據(jù)的說法。因為楷書在行書之前,而楷書又在隸書和草書之后,怎么說楷書是一切書體的基礎呢!
如果題主想從楷書入手,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學好楷書再學隸書,那就要重新起步了。若把隸書先學好,爾后學楷,那就會容易許多的。
關于學習書法應該注意的誤區(qū)問題,我的觀點是:只要臨摹古人的名碑名帖,就不會進入誤會的。只有不臨摹字帖的學書之人才會進入誤區(qū)。
題主若從隸書入門,推薦臨摹《乙瑛碑》或《曹全碑》。
題主若從楷書入手。推薦臨摹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和《麻姑仙壇記》。
題主若喜歡行書,推薦臨摹《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選擇好字帖后,要專工一帖,勿貪多。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