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外國語學院2013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2013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2013年,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在黨的“十八大”波瀾壯闊“中國夢”的引領下,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文件指導下,積二十余載外語辦學
2013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2013年,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在黨的“十八大”波瀾壯闊“中國夢”的引領下,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文件指導下,積二十余載外語辦學成功經驗,開展了以“外語立?!鞭k學理念指導下的,以“夯實外語聽說特色,培養(yǎng)專業(yè)應用特長,實施全人教育”為主題的全面改革,開啟辦學歷史新局面。
腳踏實地,2013年,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解放思想、堅持改革,確立了“立德樹人、全人教育”的育人理念,創(chuàng)新構建了全新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啟動了第二批重點專業(yè)、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工程,增長了辦學活力,提升了學院核心競爭力。 仰望星空,2013年,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辦學條件日趨完善、辦學規(guī)模穩(wěn)定適度、國際化辦學特色日漸鮮明,辦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在為建成應用技術型本科高校群星中最閃耀一顆的路上砥礪前行。
一、學院簡介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前身是恒星外國語學院,后由哈爾濱師范大學申辦、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確認為普通高等學校獨立學院——哈爾濱師范大學恒星學院。2011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轉設”為獨立建制的民辦本科高等學?!邶埥鈬Z學院。
學院自成立以來,堅持走教育與國際接軌之路,經過多年的辦學實踐,各項事業(yè)取得可喜進步,先后被省民政廳評為“全省民辦非企業(yè)單位自律與誠信建設先進單位”和“全省先進社會組織”;被省人事廳和教育廳聯(lián)合評為“全省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被《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guī)劃》“1115工程”列為重點建設全國
,

(三)辦學規(guī)模、生源狀況
學院堅持穩(wěn)定規(guī)模、優(yōu)化結構、強化特色、注重創(chuàng)新,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fā)展道路。
學院作為黑龍江省唯一一所語言類本科院校,深受廣大考生青睞,生源質量保持較高提升水平。學院目前全日制本科在校生8520人,其中與國外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學生數(shù)270人。生源來自全國22個?。ㄊ校詾榈谌蝍 (本?。┗虻诙?/p> ,
次(外?。╀浫?。2013年新生質量繼續(xù)保持較高提升趨勢,特別是新生報到率創(chuàng)歷史新高(實際錄取數(shù)2460,實際報到數(shù)2320),由2012年的90.91提高到2013年的94.35,提高了3.4個百分點。
三、師資隊伍
(一)師資隊伍概況
1. 師資隊伍數(shù)量及結構
學院始終堅持“人才強?!睉?zhàn)略,通過積極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及骨干教師業(yè)務培訓、引進具有海外學習背景教師、外派教師海外學習提升等措施建設教師隊伍。學校現(xiàn)有專任教師478人,2013年專任教師中具有海(境)外教育、參加國際會議、培訓經歷的 41 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國內培訓、進修、交流經歷的達2612人次。
學校聘請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常年駐校的外籍教師40多人。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由專職教師、兼職教師、外籍教師相結合的,素質較高、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為提高辦學和育人質量、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目標創(chuàng)造了重要條件。
(1)職稱結構
學校有正高職稱72人;副高職稱 135人;中級職稱165人;中級以下職稱120人。所占比例見圖2-1.
(2)學位結構
,專任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65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306人,碩士學位以下的教師121人。所占比例見圖2-2。
(3)年齡結構
專任教師隊伍中,35歲以下教師241人、35-44歲教師123人、45-54歲教師112人、55歲以上教師16人,占教師總數(shù)的比例見圖2-3。
2. 生師比
學校現(xiàn)有生師比為17.32:1,比12年降低了0.65個百分點。
3. 主講教師資格
學院切實加強教師的引進考核、新上崗教師的崗前培訓和新開課教師開課的審核工作,確保主講教師授課質量。每年專門為新引進教師舉辦崗前培訓班;為青年教師舉辦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培訓班,并選派優(yōu)秀青年教師赴香港、臺灣、英國、美國、加拿大考察培訓;同時要求教學經驗豐富、工作責任心強的老教師“傳、幫、帶”,幫助青年教師規(guī)范教學行為,改進教學方法,使青年教師盡快適應教學工作。2013年度,符合主講教師資格的專任教師436人,占88.62。
4. 教授、副教授承擔本科課程情況
本學年為本科生授課的教授、副教授207人,占教授、副教授總人數(shù)的100;其中為低年級授課的教授、副教授91人,占教授、副教授總人數(shù)的43.96,比2012年度提升2.06個百分點。由教授、副教授講授的本科課程占課程總門次的26。
(二)學院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舉措
1. 引進知名學者擔任學科專業(yè)帶頭人
,學院聘任鄧軍教授為院長顧問、徐文培教授為教務長、田衛(wèi)平教授為藝術系主任、唐現(xiàn)杰教授為商學系主任、劉孟蘭教授為外語系主任、王建華教授為信息科學系主任、陳春明教授為中文系主任;又聘任省級名師富金壁教授及陳麗萍教授、李郁教授、李淑芝教授為主任教授。他們不但都是學科專業(yè)帶頭人、科研和管理的骨干,而且全都從事本科教學工作。他們以優(yōu)良的師德教風、高超的科研和教學水平、豐富的管理經驗,影響和帶動我院青年教師成長,推動了我院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升。
2. 加快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培訓
創(chuàng)新培訓機制。實施“百人工程”和“達標工程”,實現(xiàn)培訓工作的七結合:開辟培訓渠道,使校外培訓與校本培訓相結合、國內培訓與海外培訓相結合、高校培訓與行業(yè)(企業(yè))培訓相結合;拓寬培訓內容,使學歷培訓與崗位培訓相結合、專業(yè)培訓與外語培訓相結合;立足崗位工作,使教研和培訓相結合、科研和培訓相結合。“百人工程”和“達標工程”從2013年初啟動,2013年向英國孔子學院派送教師10名;利用暑假,學院外派首批16名青年骨干教師遠赴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進行為期兩個月的PALS (Program of American Language Studies)課程培訓。此次培訓,對開拓教師視野、引入國外先進教學方法、促進學院教學改革,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鞍偃斯こ獭焙汀斑_標工程”兩項工作將在3—5年內完成。
四、教學條件
(一)教學經費投入
,學院堅持本科教學運行經費重點保障、優(yōu)先支持、穩(wěn)步增長的原
則,積極籌集資金,不斷優(yōu)化支出結構,改善辦學條件,為教學和人
才培養(yǎng)工作提供財力保障。2013年度生均本科教學日常運行支出1229元,本科教學改革與建設專項經費317.2萬元,本科專業(yè)、課程、教材專項建設經費186.9萬元。此外還投入70萬元用于教師海外培訓。
(二)基礎設施
1. 教學用房
學院教學科研及輔助用房等基礎設施齊備,各種規(guī)格教室齊全。
目前,學校教學科研及輔助用房面積為135541平方米,其中教室41195.88平方米,實驗、實訓場所25612平方米。生均教學行政用房17.09平方米,其中生均教室4.84平方米,生均實驗室、實訓場所面積3平方米。
2. 實驗實訓條件
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5340元,當年新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89萬元, 占4.2。
3. 體育場地與設施
學院重視體育教學條件和學生體育活動場館建設,現(xiàn)有包括一個4000平方米高標準風雨體育場在內的室外體育運動場所面積近4.5萬平方米;有面積達5912平方米的體育館1 座,設有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術、體操、瑜伽、健身等專項訓練場地。體育器材設施有效滿足全校學生體育教學、自我鍛煉和運動競賽的需要。
,4. 文獻信息資源
學院高度重視圖書館的建設與發(fā)展,不斷加大圖書館建設力度,改善圖書館條件,逐年加大文獻購置投入,館藏資源日益豐富。圖書館現(xiàn)有館舍面積16806平方米,閱覽室座位1014個,各系均設供教師使用的資料室。藏有紙質圖書934400冊,電子圖書320460種,1358GB ,生均110冊,當年流通量17776本次;紙質期刊312種,中、外文現(xiàn)刊、過刊2000余份;電子期刊1700種,8個數(shù)據(jù)庫。今年新增紙質圖書31519冊。本學年度,文獻借閱人次、借閱冊次、閱覽人次不斷增長,電子資源的利用率也逐年上升,為教學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信息保障。
5. 校園網建設
學院已建成以千兆以太網為骨干網、單模光纖連接樓宇、百兆到桌面的校園網絡。圖書館、實踐教學中心實現(xiàn)了無線網絡覆蓋。
校園網通過中國聯(lián)通和中國教育網共存的方式與國際互聯(lián)網連接。中國聯(lián)通出口帶寬1024MB ,主要負責全院師生的互聯(lián)網服務業(yè)務;中國教育網出口帶寬2MB ,主要用于學院網站域名服務。學院共有網絡接入信息點4504個,通達教室232間、學生宿舍1615間、教學科研與管理辦公室132間,網絡存儲空間54TB 。
學院引進了杭州正方教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應用情況良好。又引進了美國
Blackboard 網絡課程教學平臺系統(tǒng),本學年注冊學生數(shù)近2000人,網絡課程30余門。
學院已建成門戶網站(www.hiu.edu.cn)、校園內網網站,各教學行政單位建設了自己的子網站,運行良好。學生業(yè)余時間可在宿舍或自主學習中心及無線網絡覆蓋范圍內,免費使用校園內網學習資源。
,學院還引進應用了黑龍江外國語學院郵件系統(tǒng)、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校園高清視頻系統(tǒng)、網絡辦公系統(tǒng)、檔案管理軟件、圖書管理系統(tǒng)、就業(yè)能力測評系統(tǒng)、心理測評軟件系統(tǒng)、外語學習資源系統(tǒng)、電子期刊系統(tǒng)等應用系統(tǒng)和學習資源。學院正在加快數(shù)字化校園建設進程,提高教學管理效率,為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
五、教學建設與改革
(一)專業(yè)建設
學院以社會需求和學生發(fā)展需要為導向,以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為主線,以質量建設為核心,以特色建設為重點,積極推進專業(yè)內涵建設,不斷提高專業(yè)建設質量。2013年,學院以開展“專業(yè)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大討論”工作為契機,進一步確立了以加強專業(yè)內涵建設,打造品牌專業(yè)和特色專業(yè),建設高水平標志性成果的“星級成果”工程。力求在省級以上的精品課、教學團隊、名師、重點學科、重點專業(yè)、省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科研成果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方面在原有成績的基礎上取得更大突破。
1. 英語作為省級重點專業(yè)和重點建設學科,實現(xiàn)了學院省級專業(yè)、學科零的突破。學院要求英語系根據(jù)《黑龍江省省級重點學科建設管理辦法》繼續(xù)對英語----省級重點專業(yè)和重點建設學科從學術隊伍、教學團隊、科學研究、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加大建設力度,提高建設水平,力爭取得高水平標志性建設成果。
2. 在第一批學院重點建設專業(yè)“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漢語國際教育”三個直接涉外專業(yè)取得良好建設效果的基礎上,2013年經院學術委員會評審,又確定“商
,
3. 學院每學年分別劃撥專項建設經費50000元和10000元,為省級重點專業(yè)、建設學科和各院級重點專業(yè)加強在學術隊伍、科學研究、教學改革、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等內涵方面的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二)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是學院教學基本建設的重點和核心,是有效落實教學計
劃,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保證。學院以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為龍頭,通過資助立項課程建設、優(yōu)化課程體系、探索與改革教學方法、改進課程考核辦法、舉行公開觀摩課、多媒體課件評比等措施,提升課程質量。
1. 開展院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推進院“星級成果”建設進程
為加強學院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加快推進學院“星級成果”建設進程,為申報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奠定基礎,2013年,經院學術委員會評審,確定院級第二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