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電腦的性能主要看哪些指標 計算機網絡性能指標有哪些?
計算機網絡性能指標有哪些?性能指標從不同方面衡量計算機網絡的性能。1.速率計算機發(fā)出的信號都是數字形式的。比特是計算機中的數據單位,也是信息論中使用的信息單位。英語單詞bit來自二進制數字,所以bit
計算機網絡性能指標有哪些?
性能指標從不同方面衡量計算機網絡的性能。
1.速率計算機發(fā)出的信號都是數字形式的。比特是計算機中的數據單位,也是信息論中使用的信息單位。英語單詞bit來自二進制數字,所以bit是二進制數字。1或0英寸。在網絡技術中,速率是指與計算機網絡相連的主機在數字信道上傳輸數據的速率,也稱為數據速率或比特率。速率的單位是b/s(比特/秒)或比特/秒。,也可以寫成bps,即比特每秒。當數據速率較高時,可以使用KB/s (K10 3000)、MB/s(M10 6mb)、GB/s(G10 9gb)或TB/s(T10 12tb)?,F在普遍使用簡化。單記法描述網速不是很嚴格,比如100M以太網,省略了b/s,表示數據速率為100 MB/s的以太網,這里的數據速率通常指的是額定速率。2.帶寬原本包含兩層含義:(1)帶寬原本是指一個信號具有帶寬為。信號的帶寬指的是信號中包含的各種頻率成分所占據的頻率范圍。例如,傳統(tǒng)通信線路上傳輸的信號的標準帶寬為3.1kHz(從300Hz到3.1kHz,即聲音主要成分的頻率范圍)。這樣的意義帶寬的單位是赫茲。過去的通信主線傳輸的是模擬信號(即不斷變化的信號)。因此,指示允許通信線路通過的信號頻帶范圍是線路的帶寬。(2)在計算機網絡中,借用來表示網絡的通信線路可以傳輸數據。因此,網絡帶寬代表了 "最大數據量可以在單位時間內從網絡中的一點傳遞到另一點。這種意義上的帶寬單位是 "每秒位數 ",也就是B/S,這樣的單位前面通常是千(k)、萬億(m)、吉(g)、太(t)。的倍數。3.吞吐量吞吐量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網絡(或通道或接口)的數據量。吞吐量方法用于測量現實世界中的網絡,以便了解實際上有多少數據可以通過網絡。很明顯,吞下去吞吐量受到網絡帶寬或網絡額定速率的限制。例如,對于額定速率為100Mb/s的100Mb/s以太網,該值也是以太網吞吐量的絕對上限。因此,對于100Mb/s的以太網,其典型吞吐量可能只有70 MB/s. 4。延遲延遲是指數據(消息或數據包)從網絡(或鏈路)的一端傳輸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時間延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標,也可以稱為延時或延遲。網絡中的延遲由以下部分組成:(1)傳輸延遲傳輸延遲是主機或路由器發(fā)送一個數據幀所需的時間,即從數據幀的第一位到幀的最后一位。傳輸延遲也可以稱為傳輸延遲。傳輸延遲數據幀長度(b)/傳輸速率(b/s).對于某個網絡,傳輸時延不是固定的,而是與傳輸幀的長度成正比,與傳輸速率成反比。(2)傳播延遲傳播延遲是電磁波在信道中傳播一定距離所需的時間。傳播延遲信道長度(m)/電磁波在信道上的傳播數率(m/s)電磁波在自由空間的傳播速度為光速,即3.0×10 ^ 5km/s,電磁波在網絡傳輸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低于自由空間,在銅線電纜中的傳播速度約為2.3×10 ^ 5km/s,在光纖中的傳播速度。速度約為2.0×10 ^ 5km/s(3)處理延遲主機或路由器在接收到一個包時,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進行處理,分析包頭,從包中提取數據部分,檢查錯誤,尋找合適的路由等。,這會導致處理延遲。(4)排隊延遲當數據包通過網絡傳輸時,它們必須經過許多路由器。但是,數據包進入路由器后,必須在輸入隊列中排隊等待處理。路由器確定轉發(fā)接口后,要在輸出隊列中排隊等待轉發(fā)。這造成了排隊延遲。隊列延遲通常取決于當時的網絡。信用。這樣,網絡中數據的總時延就是總時延、傳輸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和排隊時延。對于高速網絡鏈路,它只是提高了數據傳輸速率而不是鏈路上的比特傳播速率。帶有負載信息的電磁波在通信線路上的傳播速率與數據傳輸速率無關。提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僅僅減少了數據傳輸延遲。5.延遲帶寬積將以上兩個網絡性能的兩個度量,傳播延遲和帶寬相乘,等到另一個度量:傳播延遲帶寬積,即延遲帶寬積的傳播延遲?!翈捓?,如果傳播延遲為20ms,帶寬為10Mb/s,則延遲帶寬積為20×10×10 ^ 3/1000 ^ 2×10 ^ 5 bit。這意味著,如果發(fā)送方連續(xù)發(fā)送數據,發(fā)送的第一位將很快到達末尾。8: 00,發(fā)送方已經發(fā)送了200,000比特,這200,000比特在鏈路上向前移動。6.往返時間RTT在計算機網絡中,往返時間RTT也是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它意味著從發(fā)送方發(fā)送數據的時間到發(fā)送方從接收方收到數據的時間。已確認,總運行時間。對于上面提到的例子,往返時間RTT是40ms,往返時間和帶寬的乘積是4× 10 5(比特)。顯然,往返時間與傳輸包的長度有關。發(fā)送長數據塊的往返時間應該比發(fā)送它的往返時間短。Block往返時間更長。往返時間帶寬積的含義是,當發(fā)送方連續(xù)發(fā)送數據時,能夠及時收到對方的確認,但已經發(fā)送了很多比特到鏈路上。對于上面的例子,假設數據的接收者及時發(fā)現了錯誤并通知了發(fā)送者,這樣發(fā)送者可以立即。停止發(fā)送,但已經發(fā)送了40萬比特。7.利用率利用率包括渠道利用率和網絡利用率。通道利用率表示通道的使用百分比。網絡利用率是整個網絡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權平均值。渠道利用率并不是越高越好。。這是因為,根據排隊論,當一個信道的利用率增加時,該信道引起的延遲迅速增加。如果D0表示空閑網絡延遲,D表示當前網絡延遲,則D、D0和利用率U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DD0/(1-U)來表示。。u的值介于0和1之間。當網絡利用率接近最大值1時,網絡延遲接近無窮大。
路由器的主要性能參數有哪些?
路由器的主要參數是CPU、內存、吞吐量、網絡協(xié)議支持、線速轉發(fā)能力和電腦數量。
1.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是路由器的核心部件。不同系列和型號的路由器的CPU不同。處理器的好壞直接影響路由器的吞吐量(路由表查找時間)和路由計算能力(影響網絡路由收斂時間)。
一般來說,處理器主頻在100M以下,所以這種低端路由器適合普通家庭和SOHO用戶。100M到200M屬于中頻,200M以上屬于較高頻,適合網吧、中小企業(yè)用戶和大型企業(yè)使用。樹枝。
2.記憶
內存可以以字節(jié)(Byte)或位(Bit)為單位。兩者相差一個音,但容量是8倍(1Byte 8 Bit)。目前路由器內存1M到4MB低,8MB中等,16MB以上大。記憶消失了。
3.吞吐量
網絡中的數據是由包組成的,每個包的處理都要消耗資源。吞吐量是指單位時間內無丟包通過的數據包數量,即整機轉發(fā)數據包的能力,是設備性能的重要指標。路由器吞吐量代表路由。路由器每秒可以處理的數據量是路由器性能的直觀反映。
4.支持網絡協(xié)議
網絡上的電腦之間還有一種語言,就是網絡協(xié)議。不同的計算機必須遵循相同的網絡協(xié)議進行通信。常見的協(xié)議有:TCP/IP協(xié)議、IPX/SPX協(xié)議、NetBEUI協(xié)議等。在局域網中使用得到較多的是IPX/SPX。如果用戶訪問互聯(lián)網,他們必須在網絡協(xié)議中添加TCP/IP協(xié)議。
5、線速轉發(fā)能力
線速轉發(fā)能力是指當達到端口最大速率時,路由器傳輸的數據不會丟失。路由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包轉發(fā)。以相同的端口速率轉發(fā)數據包是對路由器的最大考驗。;的包轉發(fā)能力。全雙工線速轉發(fā)能力是指最小數據包長度(以太網64字節(jié),POS端口40字節(jié))和最小數據包間隔(符合協(xié)議)在路由器端口上雙向傳輸,不會導致數據包丟失。
線速轉發(fā)是路由器性能的重要指標。簡單來說就是進來多少流量,出去多少流量,吞吐量不會因為設備處理能力的問題而下降。
6、皮帶機的數量
磁帶機數量是路由器可以裝載的計算機數量。在廠商介紹的性能參數表上,經常可以看到自己的路由器標稱可以走200 PCs和300 PCs,但是很多時候路由器的性能和標稱值相差很大。這是因為路由器的數量是直的。受實際使用環(huán)境的網絡繁忙程度影響,不同網絡環(huán)境下的電腦數量差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