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的外賣商家生意那么好,每天爆單卻還要關(guān)門呢?
網(wǎng)友解答: 為什么有的外賣商家生意那么好,每天爆單卻還要關(guān)門呢?我以前非常喜歡點外賣吃,看著滿目好吃的,直流口水,選擇困難癥都犯了。點外賣的朋友大部分是不自己做飯或把時間用來工作,沒時間
為什么有的外賣商家生意那么好,每天爆單卻還要關(guān)門呢?
我以前非常喜歡點外賣吃,看著滿目好吃的,直流口水,選擇困難癥都犯了。
點外賣的朋友大部分是不自己做飯或把時間用來工作,沒時間享受制作美食的人。這樣的人也越來越多起來,外賣平臺的競爭力也非常大,為了打造平臺的知名度也是出臺了很多的方案,打價格戰(zhàn)也是方案之一。
我想到了以前朋友在商場做專柜,因為是剛成立的商場,需要人氣,所以商場力邀商戶進駐,對商戶還有各種優(yōu)惠活動,返點也是比較合理。但是一年后,朋友便打道回府了。
原因是,返點比率上調(diào)了,還得參加商場的活動,不參加提高不了知名度,參加吧,那就是賠,特別是當(dāng)季的衣服折扣太多刨去所有費用,幾乎是白出力的。
現(xiàn)在,看是外賣遍地開花,但是,跟我朋友一樣,這花還沒來得及綻放就關(guān)門大吉了。小編覺得,萬事有利就有弊,避免采坑,心態(tài)也很重要。
我們開店都想做的長久,客源從哪里來,這是商家必想的問題。這時,首先商家就會找外賣平臺合作,希望通過引流后,留下一部分穩(wěn)定顧客。在新店開業(yè),平臺會有支持和補貼,做低價活動不僅可以吸引顧客還能給新店打廣告,何樂而不為呢!但是,扶持也不是一直都有的,扶持期一過就沒有流量了,很多新店一下子從幾百的訂單降至幾十,商家為了繼續(xù)積累顧客就會花錢買流量,本來投入已經(jīng)很多,還沒回本就又增加了負擔(dān)。
商家也要對進店顧客做個評估,有一大部分的顧客就是對低價產(chǎn)品敏感,只要便宜,不管多遠都要擠破頭去,這樣的顧客根本是留不住的,更不可能成為忠實的粉絲。如果,商家只靠平臺的引流那是不可取的,把平臺的顧客誤當(dāng)成自己的顧客,小編認為,那真是你想多了。
還有就是新店想提高知名度,那就得沖單量,講排名,不這樣做,你怎么能從那多的商家中脫穎而出呢?跟同類商家競爭那是殘酷的,賺的低利潤的商家有的是?,F(xiàn)在的外賣平臺已經(jīng)成熟了,有的返點特別高,商家時間一長就承受不起了,即使商家想沖單,可是廟就那么小,想做一千的單奈何只能做三百的單,如果再投入設(shè)備,那就是勞民傷財了,傷不起呀!
總之,創(chuàng)業(yè)是提倡的,但也不能盲目,看的別人大把的賺錢,心癢癢,其實,背后那是付出了多少,只有自己知道。
網(wǎng)友解答:平臺的流量費貴,又不公平,公開,公正。自己就是鮮活的例子。上海楊浦五角場餓了么麻辣香鍋,曾經(jīng)爆范到極點,日到手16000-18000,結(jié)果每天的食材8000-10000,房租550元,工資2500左右,煤氣電每天800左右,水還是偷接物業(yè)的,沒有繳費,打包盒筷子每天500左右,員工宿舍100,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你說怎么做?
現(xiàn)在平臺收兩份費用,第一份是平臺服務(wù)費,保底5元,最高25%,有單收,沒有單不收,就是有一單收一單的費用。第二份是流量費(學(xué)名叫競價推廣),誰出的錢多誰得位置靠前,他們說得的一個Ip地址每天點擊同一個店家,收前三次的費用,即使這個顧客沒有下單也要收,比如每次點擊是2元,同一個顧客點擊3次就是6元,沒有下單也照收不誤。這里尤其要說的是餓了么,真的垃圾喜歡垃圾,餓了么喜歡阿里,王八看綠豆,對上眼了!有時一上午1000元的推廣費毛都不剩了,就來180單左右,在平臺上做任何生意,不要說你的特色,不要說你的技術(shù),更不要說你的口味或者其他是獨一無二的,垃圾包裝的精美絕倫,照樣可以讓傻逼顧客流連忘返~一份套餐48元,參加一個30-25的活動,你剩23元,平臺收5元,你剩18元,包裝費去掉2元,人工房租去掉3~4元,你還賺什么錢?成本夠嗎?做出來的東西能吃嗎?自從餐館倒閉以后,從來沒有點過外賣,尤其銷量高的,滿減活動大的,你點的外賣就等著吃垃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