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習歐楷有段時間了,字體僵硬缺少靈動和連貫,該如何解決?
網(wǎng)友解答: 看了題主寫的字,感覺已經(jīng)非常好了,雖然結構還不是很準確,但和字帖也有七八分相似了,筆畫的書寫很好,沒有問題,用筆上也沒有太大的問題,題主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是:想的太多,寫的太少。
看了題主寫的字,感覺已經(jīng)非常好了,雖然結構還不是很準確,但和字帖也有七八分相似了,筆畫的書寫很好,沒有問題,用筆上也沒有太大的問題,題主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是:想的太多,寫的太少。
問題:
1、雖然題主的書法基本的用筆已經(jīng)沒有問題了,但是還不熟練,還很生疏,我們看題主的作品,單個字還可以,但是整體上卻大小不一,比如第一行的第二個字“變”就寫的太大了,而第一行最后一個字“臭”又寫的太小了。第二行的第一個字“聲”也寫的太小了,還有一點細,在整體中顯得格格不入。
2、第二個問題就是題主自己說的,感覺寫的太僵硬,缺少靈動和流暢的感覺,學習歐體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xiàn)象,因為歐體本身有非常多的方筆,初學書法不懂得靈活用筆,很容易寫的太死板,這真正常,不要太糾結于這個,等你寫熟練了,自然就有能力處理這個問題。
3、題主說自己沒有什么進步,其實題主現(xiàn)在是進入了一個瓶頸期,想要去的下一次進步,必須加大練習的數(shù)量。
解決問題:總之,題主的這些問題的關鍵就是想的太多了,練習的太少了,你上面3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你的練習數(shù)量還不夠,就沒有能夠到達可以靈活的用筆、流暢的書寫的地步,還處于一個瓶頸期。
這個時候一定不要放棄,繼續(xù)接著練習歐體,突破了這幾個階段,以上的3個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等你能夠熟練的用筆了,手頭上的功夫也到了,自然可以寫出流暢的書寫感覺來,如果現(xiàn)在不去加強訓練,而是去追求流暢,很容易走向一條野路。
謝謝邀請,祝你進步。
網(wǎng)友解答:筆畫生硬呆滯,字體姿態(tài)沒有神采……出現(xiàn)這種狀況,主要原因可能是之前訓練方法不正規(guī),缺少必要的指法、筆法、筆畫、結字法等一系列專項基本功分節(jié)練習造成的!
歐楷,原本屬于碑文體,又是刀刻出來的工藝字。沒有一定的書法功夫,根本不懂得怎么將刀痕轉換成筆意,肯定把字寫死板了。所以,我主張,初學者盡量不要學歐體,一廂情愿費力不討好。
往往初學者誤以為楷書就得慢慢寫,于是,看一眼寫一筆,筆畫之間沒有筆斷意連,像拼圖游戲似的。其實,楷書并不都是慢寫出來的,一個字必須一氣呵成,甚至連續(xù)寫幾個字的時候也要保持相互間顧盼呼應,筆勢承接,氣韻貫通。
之所以字體風格各異,猶如不同情調的歌曲,節(jié)奏與速度各有要求。打個比方,歐楷,筆畫起止之間,行筆節(jié)奏感相當于齊步走口令1~2~1,顏體動作稍快一點點,趙體更快,接近跑步走的節(jié)律。
這種節(jié)奏概念,在初始練習筆法的時候就得練好,書寫每一個線段或筆畫都必須要有節(jié)奏,而且節(jié)奏快慢決定了速度。
比如趙體楷書〈讀書樂〉等,節(jié)奏都比較快。
因此說,行筆節(jié)奏是直接影響字形活脫與否的重要因素。不論什么書體、字體,不練節(jié)奏絕對是一大失誤!
絕大多數(shù)初學者,都是一起步就直接照著字帖硬性模仿,實際上是違反〈書法訓練操作規(guī)程〉的作法,結果必然事與愿違。
科學、系統(tǒng)、正規(guī)、專業(yè)的訓練套路是,如圖:
如圖所示,書法訓練過程猶如企業(yè)生產(chǎn)工藝流程,必須按這個一步步進行,否則,單純依靠臨帖的練習方法不完整,所以,是絕對不行的!
正常情況下,①~⑦屬于基本功技法訓練,必須在正式臨帖⑧之前完成,這個周期大約十天左右。很多人就是由于忽視了這十天基礎技法訓練,急于求成,嫌麻煩,于是就直接照字帖寫,結果,練了十月都寫不好,久久不能入帖,不僅進展慢、周期長,以至于偏離正宗的書法軌道,走進練毛筆的死胡同,深陷誤區(qū)不能自拔。
解決辦法如下:
1、采用科學合理的執(zhí)筆法,千萬不要使用當今流行的假冒偽劣的五字(五指)執(zhí)筆法。
2、重新進行指法、筆法動作練習,明確指頭職責分工,并且熟練指法、腕法、肘法協(xié)調關系。重點是筆法節(jié)奏與速度。
3、反復精熟筆畫寫法,達到分類默寫,每一個畫只寫一遍,個個不錯。堅決不能有像寫美術字那種描畫棱角形狀的動作。
4、運用單勾摹寫法熟練字法。
以上是我的心得體會,僅供大家參考。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或關注我互動交流。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