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18.04編輯器vi的使用
作為想學習Linux的童鞋來說,學會使用vi是最基本的技能之一。vi編輯器是Ubuntu中最常用的文本編輯器之一,也是一款功能強大的編輯器。無論是Unix系統(tǒng)還是Linux系統(tǒng),vi編輯器的操作方式基
作為想學習Linux的童鞋來說,學會使用vi是最基本的技能之一。vi編輯器是Ubuntu中最常用的文本編輯器之一,也是一款功能強大的編輯器。無論是Unix系統(tǒng)還是Linux系統(tǒng),vi編輯器的操作方式基本相同,因此只要掌握了vi的使用方法,我們就可以在Linux的世界里暢行無阻。
了解vim編輯器
在使用vi之前,我們需要對vim進行簡單了解。vi編輯器有三種編輯狀態(tài):
- 命令模式(command mode):在這個模式下,我們可以執(zhí)行各種命令來完成所需的操作。比如,在終端輸入命令“vi”,進入vi的系統(tǒng)界面,顯示了版本信息和一些幫助功能。如果我們輸入“vi 文件名”,就可以進入文件編輯狀態(tài)。
- 插入模式(Insert mode):只有在插入模式下,我們才能對文件內(nèi)容進行寫入編輯。在命令模式下,輸入“i”鍵即可進入插入模式。這是很多新手剛接觸vi時摸不著頭腦的地方,但掌握了插入模式,就可以自由地編輯文件內(nèi)容。
- 底行模式(last line mode):在vi文本最后編輯處的操作,通常用來保存或退出vi編輯。在命令模式下,按一下“:”冒號鍵即可進入底行模式。
使用vi編輯器
首先,在命令模式下輸入“vi 文件名”來創(chuàng)建或打開一個文件。在命令模式中,可以使用各種命令對文件進行操作,比如移動光標、刪除字符或行、進入編輯模式、保存退出等。
要進入插入模式,在命令模式下輸入“i”鍵。在插入模式中,可以自由地編輯文件內(nèi)容。例如,我們可以編寫一個簡單的Hello World程序: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ello World!"); } }
編寫完成后,按下“esc”鍵退出插入模式。
要進入底行模式,也就是位于左下角的編輯處,可以在命令行模式下按一下“:”冒號鍵。在底行模式中,可以執(zhí)行保存或退出等操作。
保存文件和退出vi
最后,我們需要對文本進行保存操作。在底行模式下,輸入“:w 文件名”可以將文件以指定的文件名進行保存。輸入“:wq”可以保存并退出vi編輯。輸入“:q!”可以不保存并強制退出vi。
完成上述操作后,我們可以在終端輸入命令“l(fā)s”來查看已創(chuàng)建的文件。如果想查看詳細信息,可以輸入命令“l(fā)s -l”。
掌握了vi編輯器的使用方法,我們就可以輕松地進行文本編輯和編程工作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插入模式中,如果想刪除輸入錯誤的字符,使用“backspace”鍵是無效的。光標只會向前移動,不會刪除字符。在vi中,可以直接在命令模式下使用字符命令進行修改:
- “x”:每按一次,刪除光標所在位置的一個字符。
- “X”:每按一次,刪除光標所在位置的前面一個字符。
當然,如果你想在插入模式中刪除字符,可以使用“del”鍵刪除光標所在位置的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