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框的使用方法
組合框是對話框中常用的控件之一,它是列表框和編輯框的組合體。通過組合框,我們可以選擇已有的內容,也可以輸入新的內容。本文將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組合框的使用方法。添加組合框和其他控件首先,我們需要打
組合框是對話框中常用的控件之一,它是列表框和編輯框的組合體。通過組合框,我們可以選擇已有的內容,也可以輸入新的內容。本文將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組合框的使用方法。
添加組合框和其他控件
首先,我們需要打開Demo項目,并在對話框中添加3個組合框、1個編輯框、1個靜態(tài)文本以及1個按鈕。這個程序的功能是通過第二個組合框選擇加減乘除運算符,第一個組合框選擇數(shù)據,第三個組合框既可以選擇數(shù)據,也可以輸入數(shù)據。當點擊計算按鈕時,程序會計算結果并顯示在編輯框中。
設置組合框屬性
要設置組合框的屬性,我們需要打開組合框的屬性頁。在屬性頁中,可以在data屬性中直接添加數(shù)據,并用分號隔開。同時,將sort屬性改為false,這樣數(shù)據就不會按排序方式進行排列,而是按照輸入的順序顯示。另外,還可以使用Type屬性來修改組合框的款式。其中,Simple類型一般不使用,Drop Down類型默認可以輸入數(shù)據和選擇數(shù)據,Drop List類型只能選擇數(shù)據而無法輸入數(shù)據。
初始化組合框和其他控件
為了方便操作,我們需要給每個控件設置一個ID。將第一個組合框的ID設置為IDC_Num1,第二個組合框的ID設置為IDC_Algor,第三個組合框的ID設置為IDC_Num2,編輯框的ID設置為IDC_Result,按鈕的ID設置為IDC_CALC。
在代碼中,我們還需要添加變量來獲取和操作這些控件。對于組合框1,我們可以使用CComboBox m_num1來表示;對于組合框2,我們可以使用CComboBox m_algor來表示;對于組合框3,我們可以使用CString m_num2來表示;對于編輯框,我們可以使用double m_result來表示。此外,還需要添加一個按鈕按下事件處理函數(shù)OnBnClickedCalc。
編寫按鈕按下事件處理函數(shù)
當點擊計算按鈕時,需要先獲取數(shù)據,然后根據選擇的算法進行計算,并最后更新結果。具體的代碼如下:
```
UpdateData(true);
m_result 0;
double num1 (m_() 1) * 10;
double num2 atof(str2char(m_num2)); // str2char是自己寫的函數(shù),用于將CString轉換為const char*
switch (m_())
{
case 0: m_result num1 num2; break;
case 1: m_result num1 - num2; break;
case 2: m_result num1 * num2; break;
case 3: m_result num1 / num2; break;
}
UpdateData(false);
```
實現(xiàn)字符串轉換函數(shù)
由于在Unicode編碼中,無法直接從CString轉換到const char*,同時隱藏的atof函數(shù)也無法直接將字符串轉換為浮點型數(shù)據,因此我們需要通過一個中間轉換步驟來將字符串類型轉換為const char*類型。這就是str2char函數(shù)需要完成的任務。具體的代碼如下:
```
char* CDemoDlg::str2char(CString str)
{
char *ptr;
#ifdef _UNICODE
LONG len;
len WideCharToMultiByte(CP_ACP, 0, str, -1, NULL, 0, NULL, NULL);
ptr new char[len 1];
memset(ptr, 0, len 1);
WideCharToMultiByte(CP_ACP, 0, str, -1, ptr, len 1, NULL, NULL);
#else
ptr new char[() 1];
sprintf(ptr, _T("%s"), str);
#endif
return ptr;
}
```
這個函數(shù)可以保存下來,在其他項目中有用到時可以直接使用。
測試程序功能
最后,我們需要啟動調試,并選擇算法和數(shù)據或者輸入數(shù)據。當點擊計算按鈕時,程序會根據選擇的算法計算結果,并將結果顯示在編輯框中。
通過以上步驟,我們成功地使用組合框編寫了一個簡單的對話框程序。組合框作為對話框中常用的控件之一,在電腦SEO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