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設計的全面考慮
導航設計與信息架構大部分時候我們講導航,講的是導航對內容和結構的一種表現(xiàn)。就是說我們在討論導航的時候,更多的去關注怎么與之交互,以及視覺上是怎么好看。但是導航,不僅僅局限于交互方式和視覺形式。被狹義化
導航設計與信息架構
大部分時候我們講導航,講的是導航對內容和結構的一種表現(xiàn)。就是說我們在討論導航的時候,更多的去關注怎么與之交互,以及視覺上是怎么好看。但是導航,不僅僅局限于交互方式和視覺形式。
被狹義化的導航
回想一下我們是如何設計導航的?難道不正是根據(jù)內容、根據(jù)內容的結構去設計?最終,導航可能包含了三方面的功勞:交互設計、視覺設計,別忘了,還有信息架構。是信息架構決定了導航的設計。信息架構決定了我們是用幾級分類,一個項目是否可以屬于兩個或多個分類,等等。
內容分類與信息架構
信息架構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分類。分類,就是對已有的項目、內容,通過已知的共同屬性,進行分組、歸類。在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被發(fā)明以前,人們就在不斷進行著分類工作。從日常生活到科學研究,分類無處不在。
根據(jù)內容進行分類
所以我一直以來支持的觀點是,根據(jù)內容去進行分類,和信息架構。所以我也十分推崇使用卡片分類法,既是定量分析也是定性分析。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推薦大家嘗試。
Tab式導航的例子
我們?yōu)槭裁匆肨ab式導航?是因為它能比較好的表現(xiàn)出分類以及分類的結構(一般是兩級)。并不是因為有了Tab式導航,所以人們才把分類分為兩級。最初的時候,一定是因為先有了兩級分類,設計師才設計出了精妙的Tab式導航。
導航不僅僅是Tab
我們看到在Office 2007系列產品中,原來的菜單已經被板磚兒樣的按鈕所取代。這些被稱為Ribbon的板磚兒,或者稱之為Context Navigation(情景式導航),是對類似交互操作的一種分類。顯然,情景式導航,已經超越了簡單的針對內容的分類。
導航與用戶任務目標
搜索框、過濾器等,在信息檢索系統(tǒng)中確實是起到了導航作用的。歸本溯源,導航為什么會存在?在所有的系統(tǒng)、應用中,都是為了讓使用者能夠高效的完成任務、達成目標。
小結
不要為了導航而導航,前面一個導航是指表現(xiàn)形式,后面一個導航是指實際的導航系統(tǒng)。對于導航的設計,信息架構比交互方式、視覺形式更加的重要。導航不僅僅是內容的一種分類,也包括類似交互操作的分類。導航的目的是為了讓使用者高效的完成任務、達成目標。情景式導航有可能是導航設計的一種發(fā)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