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收藏、哪一類奇石最具有收藏價值?
網友解答: 收藏奇石,主要看重的是潛在的品牌價值、文化價值、觀賞價值、市場價值等。因此若論哪一類奇石最具有收藏價值,必須圍繞這幾點展開。具有品牌效應的石頭才會有收藏價值品牌是物種的一張名
收藏奇石,主要看重的是潛在的品牌價值、文化價值、觀賞價值、市場價值等。因此若論哪一類奇石最具有收藏價值,必須圍繞這幾點展開。
具有品牌效應的石頭才會有收藏價值
品牌是物種的一張名片,名片越響亮知道的人越多,價值也就越高。奇石在中國早已形成了傳統(tǒng)的四大名片,他們分別是安徽靈璧石、無錫太湖石、廣東英石、江蘇昆石(也有人把南京雨花石、海南蠟石替換江蘇昆石)。這四大傳統(tǒng)奇石早已被人所熟知,北京皇家御園、豪門私宅等多有收藏。如今這四大傳統(tǒng)奇石因處于保護性開采,市面上的精品奇石較少,無疑是最具有收藏價值的奇石。除這四大傳統(tǒng)奇石外,國內還涌現(xiàn)出了不少新的品牌石種,它們后續(xù)發(fā)力,成為市場上的新寵。如戈壁石、大化彩玉石、黃河石、長江石、貴州青、唐河玉、洛陽梅花石等,它們中的精品奇石都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貴州青曾出現(xiàn)過一塊4000萬元的成交記錄。
具有文化底蘊的奇石才會有收藏價值
中國是東方文化發(fā)源地和典型代表,也是東方賞石文化的發(fā)祥地,幾千年來形成了獨特而源遠流長的奇石文化,自古以來,各種”奇石“引起了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甚至普通百姓的極大興趣,他們愛奇石、藏奇石,與奇石多有淵源。經他們手玩過的奇石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和傳奇故事,每一方奇石都是無價之寶,其收藏價值自不必說,如蘇州留園的太湖石冠云峰、鈾云峰、瑞云峰。收藏于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東坡肉石,并非肉石中的精品,之所以能成為鎮(zhèn)館之寶,就是因為歷史與名人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底蘊。
具有觀賞美感的奇石才會有收藏價值
奇石的最主要作用是用來觀賞的,觀賞其造型、畫面、色彩、和獨居特色等,因此只有那些造型、畫面意境悠遠,抽象逼真,給觀者豐富的想象力,在色彩上豐富多變,相互滲透的奇石才會受到玩石者的追捧,其收藏價值自不必說了。在這方面,中國的四大奇石東坡肉石、中華神鷹、小雞、數(shù)月無疑是最有力的證明。
具有市場經濟的奇石才會有收藏價值
考驗一個石種是否有收藏價值,市場是塊”驗金石“。凡是市場上流通的都是大眾所追求的,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有些奇石雖然具有觀賞性,但屬于冷門,多為人不知,還存在有這樣那樣的瑕疵,收藏到手便會砸在手中,短期內無任何價值,長遠要看其市場行情了。因此要想收藏到有價值的那類奇石,就要跟著市場跑,但不要盲目去炒作,要用理性和智慧去同奇石交流。
另外,具有稀有性、特色性的奇石也有收藏價值。但是無論何種奇石必須石質要好,色彩要艷,造型要奇、畫面要清晰,這是取決收藏價值的主要因素。
網友解答:奇石無非是幾個價值點。
1是石頭本身的品種,體量和品質。2是石頭的審美價值。3是石頭的商業(yè)價值。
石頭本身的價值,就是屬于哪種礦物,是礦石級還是寶石級。體量感也就是俗稱的克拉溢價,舉個例子,一堆5克拉的碎鉆和一枚五克拉的鉆石,價值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礦石級紅寶石)
(寶石級紅寶石)
石頭的審美價值,也就是好看不好看了。這一方面,會受到市場環(huán)境和消費者觀念的影響。例如綠松石,我國人喜歡有鐵線的,歐美人喜歡沒鐵線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拿破侖王冠——美國藍松)
(清慈禧御用綠松石松鹿人物紋山子-湖北松)
商業(yè)價值就是一段時間內這種石頭在市場上的賣相了。例如葡萄干瑪瑙現(xiàn)在價格也OK,但過去完全就是戈壁灘上撿著玩的東西。再比如現(xiàn)在被部分藏家喜愛但沒有得到整個市場認可的長江玉。
(長江玉)
PS某樓不要亂說,誤導大家。那所謂玻璃質透明含晶隕石,從圖上看來,連氣印都沒有,根本不是隕玻璃。
(隕玻璃必有特征-氣印)
作者@見藝(專注工藝美術、文玩收藏)歡迎評論留言補充你的看法。
順手點個贊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