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書中的“昆侖奴”到底是什么人?
網(wǎng)友解答: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昆侖奴就是中國古代的黑奴,性質差不多,只是民族不同。很多人認為昆侖奴是昆侖山來的,就是西域來的奴隸。在當年,西域、中亞的游牧民族普遍是奴隸制度,每個部落都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昆侖奴就是中國古代的黑奴,性質差不多,只是民族不同。
很多人認為昆侖奴是昆侖山來的,就是西域來的奴隸。
在當年,西域、中亞的游牧民族普遍是奴隸制度,每個部落都有大量奴隸。
這些奴隸基本都是戰(zhàn)俘或者戰(zhàn)敗部落的平民。
但昆侖奴主要不是來自西域,而是東南亞。
歷史記載,唐朝期間出現(xiàn)了昆侖奴,也就是奴隸。
他們有的專門作為歌舞奴隸,從事娛樂業(yè);有的則就是普通奴仆,為權貴人家服務。
當時昆侖奴的來源主要是進貢和販賣。
進貢主要是唐朝的藩屬國,把奴隸當做特產(chǎn)進貢給大唐。有的則是藩屬國使者帶到大唐的奴隸,本來是自用,后來因為使者死亡或者缺錢,才賣給當?shù)厝恕?/p>
這批奴隸中,有不少真的就是西域來的,有一些甚至是黑人,主要是阿拉伯人從非洲掠奪來的奴隸,若干代后輾轉賣到西域。
唐代長安“內有東西方四十余國僑民,包括源自非洲來的黑人(昆侖奴)。
但是,這些正宗的昆侖奴,其實數(shù)量很少。
也就是說,中國古代境內的黑人是很少的。大家都知道,黑人的基因很強。祖上如果一代是黑人,往往要七八代才能恢復膚色。之前的后代,皮膚都會受影響
以奧巴馬為例,他的父親是來自肯尼亞的留學生,母親是堪薩斯州白人。換句話說,他只有一半黑人血統(tǒng),但膚色還是比較黑。
另外,
販賣則就是單純的人口買賣。
這些販賣的奴隸,多是東南亞或者南亞的人,一說是從越南購買來的。。他們的特點是皮膚比較黑,但比黑人要白。
但大唐的老百姓不區(qū)分他們的民族,一律叫做昆侖奴。
廈門大學的韓振華教授指出,昆侖奴是指包括老撾的卡族在內的印支半島上的小黑人,昆侖人原指中南半島的原住民一小黑人,凡是在半島上統(tǒng)治這些小黑人的國家
印度歷史記載,越南的西貢(當時還不屬于越南),從公元3世紀以來就是東南亞最大的奴隸市場。直到明代為止,這里還有大量的奴隸交易。
一般認為,這才是昆侖奴的主要來源。
因為中國文化中的昆侖奴形象,多是上身赤裸斜披帛帶,橫幅繞腰或穿著短褲,這和非洲黑人服飾以及中東黑奴服飾有很大區(qū)別。
另外,中國的昆侖奴并不是十分高大,這又同黑人有著較大的區(qū)別。
《隋書》卷八二《南蠻傳·真臘》:“人物小而色黑。婦人亦有白者。悉卷發(fā)黑身,性氣捷勁。”
其實,中國的昆侖奴數(shù)量很少,而且基本是上層社會的專用。
這就類似于今天中國富豪,專門雇傭一個英國倫敦腔的管家一樣,多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而并不是為了實用。
宋元時期,中國的海外貿(mào)易空前發(fā)達,境內依然存在有昆侖奴。
明清時期,隨著海禁和閉關鎖國的頒布實施,數(shù)量減少,漸漸銷聲匿跡。
網(wǎng)友解答:“昆侖奴,新羅婢”應該算是唐朝時期達官貴族的一個高級配置了,這兩者雖然經(jīng)常放在一起說,但是又有不同,新羅婢比較沒有爭議,就是來自新羅的婢女。新羅在很長時間內都是大唐的附屬國,在唐初沒少被高麗和百濟欺負,后來唐高宗時期滅了高麗和百濟,新羅得以擴充地盤。
新羅婢女成為大唐顯貴之家的婢女應該是八世紀開始的事情,唐初的時候很少會出現(xiàn),當然即便出現(xiàn)也是新羅國進獻而來的貢品,是高級歌姬之類的。貞觀年間,新羅還曾給李世民僅進獻了兩個新羅美女,不過被李世民拒絕了,兩個美女又回到了家鄉(xiāng),李世民的理由是她們遠離故土會想念家鄉(xiāng),自己不忍心讓她們忍受思鄉(xiāng)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