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俠小說可以進入文學史嗎?
網友解答: 這個問題不存在,因為金庸的小說早已經進入了中國文學史。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北京大學的教授嚴家炎、謝冕先生,在各自寫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和《二十世紀百年文學經典》的書里
這個問題不存在,因為金庸的小說早已經進入了中國文學史。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北京大學的教授嚴家炎、謝冕先生,在各自寫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和《二十世紀百年文學經典》的書里,就收錄了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
更早一些時候,金庸得武俠小說已經進入了北京大學中文系的課堂,嚴家炎教授和孔慶東教授曾經在在北大課堂,專門開設了金庸的小說研究課程。
如今,金庸的武俠小說早已經進入了高中教材和大學教材,還有多個大學主編的不同版本的《中國文學史》。誰敢今天還無視金庸小說的價值,質疑他的作品的文學性,簡直就是荒唐可笑。
查良鏞先生去世后, 包括了央視、《人民日報》、新華社在內的海內外媒體,不約而同在新聞報道和評論的標題里,稱金庸為“大師”。一個通俗小說作家,寫武俠小說的作家,得到如此高的評價,在中國還是第一次。
嚴家炎說:“金庸武俠小說包涵著迷人的文化氣息,豐厚的歷史知識和深刻的民族精神?!?
文學評論家李陀說:“金庸使中斷了傳統(tǒng)的白話語言起死回生?!?/p>
英國著名漢學家約翰?明福德說過:“我相信金庸對于世界文學的意義,絕不會因是武俠小說這一樣式而有絲毫減弱?!?
旅居美國的著名學者余英時則評價說:“金庸小說為萬千讀者爭贊,筆觸有千軍萬馬之力?!?/p>
所以,不要管那些書越讀越傻,越讀腦子越笨,沒有文學審美能力和鑒賞力的傻學者和批評家,嫌疑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是通俗文學,不登大雅之堂。
說句實在的話,歷史是由人民群眾書寫的,文學史首先是文學作品組成的。沒有小說,那些干巴巴的論文誰看誰讀啊。
網友解答:先不說金庸先生的小說,武俠小說能夠被列入文學史嗎?武俠小說在中國有著很長的發(fā)展歷史,一般認為武俠文學的源頭有兩方:一是司馬遷《史記》之中關于游俠、刺客的列傳,二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的“雜記體”神異、志怪小說。先秦時期,關于游俠的各種傳說和記載是武俠小說的萌芽,到了唐大傳奇文學的興起則是武俠文學真正的發(fā)端。清代以后,武俠小說盛行,多是描寫行俠仗義或者幫助官府斷案的故事,被稱為俠義小說或公案小說,如《三俠五義》、《施公案》、《彭公案》等。20世紀50年代以后,以梁金古溫黃為代表的新派的武俠小說在香港和臺灣崛起,稱為“新武俠”。199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香港文學史》在通俗文學的章節(jié)種將梁羽生和金庸的武俠小說列入其中,肯定了其在香港文學發(fā)展歷史上的地位。如此看來,金庸的武俠小說已經進入文學史了。
但是現(xiàn)在有一些聲音并不認可金庸的武俠小說是文學,準確說來他們是認為所有流行的通俗作品都不是文學,所以他們批評武俠小說,批評金庸,批評現(xiàn)在流行的網絡小說(大部分的網絡小說的確文學性很差,但也不乏優(yōu)秀的作品,比如科幻小說的代表《三體》),簡單說來就是大部分喜歡看的,太高流行的都不是文學,太俗了??赡苓@是一種“文人的優(yōu)越性”吧,哪怕金庸小說中人物塑造得多么成功,情節(jié)多么跌宕起伏,意境多么優(yōu)美,在其看來也不過是“二流文字”罷了。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