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的方言報站應不應該存在?
網(wǎng)友解答: 應該!1.國際化≠同一化是,我們的社會已經(jīng)愈來愈國際化、現(xiàn)代化,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摒棄各地的文化特色啊??纯磭鴥?nèi)的現(xiàn)狀,山寨的笑料時有傳出。某某地方新建了一座“白宮”,某某地
應該!
1.國際化≠同一化
是,我們的社會已經(jīng)愈來愈國際化、現(xiàn)代化,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摒棄各地的文化特色啊??纯磭鴥?nèi)的現(xiàn)狀,山寨的笑料時有傳出。某某地方新建了一座“白宮”,某某地方又造了小“威尼斯水城”,某市又仿造了“悉尼歌劇院”...各地興建的洋房其實與本土的文化格格不入,建筑的盲目歐美化使我們的建筑喪失了中國的特色。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歐洲的小鎮(zhèn)保留了當?shù)氐膫鹘y(tǒng)特色,于是很美。
2.方言報站應放在第一位
各地的方言應該在本地是使用最廣泛的,而報站的宗旨又是服務人們,那么為什么不把方言放在首位呢?所以我覺得報站的語言順序應該是方言——普通話——英語。試想如果沒有了方言報站,各地的公交車只有標準的普通話和英語,那是多么單調(diào)而可怕的事情。
舉個關于旅行的例子,若你山長水遠來到一個地方,難道你想逛在你居住的地方也有的各大品牌商店、想吃遍布各個角落的肯德基麥當勞嗎?前來旅行的人無非想體驗當?shù)仫L情,方言報站就很好地展現(xiàn)了當?shù)匚幕奶厣?/p> 網(wǎng)友解答:
我覺得應該,公交車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應該重視和利用起來。一個地方的方言亦是一個地方的文化結晶。
而且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聽不懂普通話,公共交通的方言報站可以讓他們能夠聽得懂,知道怎么上下車。
另外,一般公交車都是雙語報站,也不用擔心別人聽不懂方言。
這樣子,提高方言的利用率,亦是對方言的一種保護,防止它的失傳。
我在的城市,就有方言報站。答主是閩南人,而用閩南語報站的還有:
一.閩南地區(qū)
1.泉州地區(qū):泉州市區(qū)及一些下轄縣市已普及公交車閩南語報站,部分有英語報站
2.廈門地區(qū):島外線路公交車已普及閩南語報站.BRT僅有國語報站.
3.漳州地區(qū):市區(qū)有閩南語報站.
二.臺灣地區(qū)
臺灣全境公共交通系統(tǒng)(地鐵,公交等)已普及國語,閩南語,客家語,且為立法強制性規(guī)定,可百度臺灣的"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部分線路還會視情況增加英語.原住民語等.
三.其他地區(qū)
福建平潭地區(qū)除國語.閩東語報站外,亦有閩南語報站(為臺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