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安慶黃梅戲劇院和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相比,哪個更專業(yè)些?
網(wǎng)友解答: 我是安慶市人,本人認為安慶黃梅戲劇院比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更專業(yè),其理由如下:1,黃梅戲原名黃梅調(diào)、采茶戲,是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qū)以黃梅采茶調(diào)為主的民間歌舞基礎上發(fā)展而成的。
我是安慶市人,本人認為安慶黃梅戲劇院比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更專業(yè),其理由如下:
1,黃梅戲原名黃梅調(diào)、采茶戲,是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qū)以黃梅采茶調(diào)為主的民間歌舞基礎上發(fā)展而成的。其中一支東移到以安慶市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qū),用當?shù)卣Z音歌唱,被稱為“懷腔“,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2,從辛亥革命到1949年,黃梅戲逐漸職業(yè)化,并從農(nóng)村草臺走上了城市舞臺。到新中國成立后,黃梅戲迅速發(fā)展,從流行安慶市的民間小戲,一躍而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 3,從1951年起安慶黃梅戲是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 王少舫及一大批黃梅戲著名演員,先后在安慶市民眾劇院、勝利劇院開始上演大型古裝黃梅戲,例如,《天仙配》、《牛郎織女》等。4,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在1953年開始建立,省里把安慶市一些著名的演員嚴鳳英、王少舫等人調(diào)到合肥,充實省團的實力。5,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原來的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王少舫已經(jīng)離世了,而馬蘭自從嫁給余秋雨后,再也不登上黃梅戲舞臺,至于吳瓊早己飛到北京去發(fā)展個人的特長。而在安慶市的韓再芬仍然堅守崗位。6,為了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增加品牌效應,2005年底,安慶市人民政府決定撤銷安慶市黃梅戲三團,安慶市黃梅戲二團更名為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著名表演藝術家、中國劇協(xié)副主席韓再芬出任劇院院長。在再芬黃梅戲公館,每天晚上都表演節(jié)目。
網(wǎng)友解答:從一個鄉(xiāng)間小戲發(fā)展到最受國人喜愛的劇種,黃梅戲幾度輝煌后走到今天,逐漸形成了兩大(藝術)中心,分別位于安慶和合肥,另外,在湖北,以黃崗和武漢為支點,又逐漸形成了黃梅戲另一個副中心。湖北這個黃梅戲副中心本文暫不討論,今天專門針對合肥和安慶這兩大藝術中心的黃梅戲團體作一個比較分析,碰一碰這個大家不愿公開討論的話題。
合肥黃梅戲團體即是指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安慶黃梅戲團體是個統(tǒng)稱,包括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和安慶市黃梅戲藝術劇院。
這兩大專業(yè)的黃梅戲團體,分別位于安徽省文化中心合肥和“黃梅戲之都”安慶,總的來說,兩大團體共同代表了黃梅戲藝術的最高水準。
本文先從演員名角這一角度對兩大團體作一比較分析。
客觀地說,兩家各有名角,亦各有千秋。
省黃集中了最早一批最優(yōu)秀的黃梅戲演員,老一輩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王少舫、馬蘭、黃新德等都出自省黃。黃梅戲“五朵金花”另外幾位如吳瓊、楊俊、吳亞玲、袁枚等也都出自省黃。
省黃今天仍然活躍在舞臺上的知名演員如周源源、李文,以及原來屬于小梅花的何云、程小君、梅院軍、袁媛等也都是很全面、很優(yōu)秀的黃梅戲演員。當然,省黃有部分演員是從安慶調(diào)入的,比如孫娟、趙媛媛等。上面這些演員基本上代表了省黃的藝術水準。
長期堅守安慶的【韓再芬】一枝獨秀,是當今中國黃梅戲的領軍人物。安慶團體里年輕一輩的黃梅戲演員如劉國平、吳美蓮、王琴、夏圓圓、余淑華、鄭玉蘭、馬丁、潘檸靜等也都非常優(yōu)秀,基本上代表了安慶的黃梅戲藝術水準。
單純從演員名角來看,兩家似乎難分仲伯,各有千秋。但是近年來,安慶這邊新人輩出,獲獎頻頻,風頭一時無二。這顯示安慶團體在人才培養(yǎng)和黃梅戲傳承方面的確做得不錯。合肥團體的優(yōu)秀演員流失問題由來已久,一直以來都被業(yè)內(nèi)外所詬病,這也是事實。
其次,我們再從黃梅戲獲獎演員分布情況對兩家進行比較分析。
【梅花獎】黃梅戲完整獲獎名單:
馬蘭(1987年第4屆《無事生非》) 省黃
黃新德(1992年第9屆《柯老二入黨》) 省黃
楊?。?996年第13屆《未了情》) 湖北
韓再芬(2000年第17屆《徽州女人》) 安慶
吳亞玲(2002年第19屆《墻頭馬上》) 省黃
趙媛媛(2004年第21屆《孔雀東南飛》) 安慶
李文(2004年第21屆《長恨歌》) 省黃
蔣建國(2007年第23屆《雷雨》) 省黃
周源源(2009年第24屆《逆火》) 省黃
張輝(2009年第24屆《雙下山》) 湖北
王琴 (2013年第26屆《半個月亮》) 安慶
孫娟 (2013年第26屆《風塵女畫家》) 省黃
何云(2015年第27屆《小喬初嫁》) 省黃
韓再芬(2015年第27屆《徽州往事》) 安慶
【白玉蘭獎】黃梅戲完整獲獎名單:
1994年第4屆,馬蘭《紅樓夢》省黃
1995年第5屆,韓再芬《西施》 安慶
2001年第11屆,韓再芬《徽州女人》安慶
2012年第22屆,吳瓊《嚴鳳英》 N/A
2019年第29屆,夏圓圓《玉天仙》安慶
從獲獎情況看,歷屆梅花獎得主中,省黃有8位,安慶有4位/次,加上今年獲獎呼聲很高的吳美蓮,安慶就有5位/次。歷屆白玉蘭獎得主中,省黃只有1位,安慶有3位/次,吳瓊獲獎時已不在省黃。
因此,省黃獲得的梅花獎更多,安慶獲得的白玉蘭獎更多。尤其是今年,安慶團體在白玉蘭獎上又下一城,在梅花獎和文華大獎上也已經(jīng)入圍,再次獲獎的希望很大。
最后,如果單純從藝術欣賞的角度來看,省黃的舞美、服裝、表演更大氣;安慶在唱功上更勝一籌,表演上更接地氣。
綜上,本文分別從演員名角、獲獎分布及藝術欣賞三個角度對黃梅戲兩大藝術中心的兩大團體進行了對比分析,并非是要得出什么結論,而是基于“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
期待黃梅戲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