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誰最厲害?
網友解答: 三國歷史中,到底誰最厲害?腦袋中把三國里有頭有臉的人都回顧了一遍,這里的厲害,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安邦治國講到安邦治國,個人以為最強者應是曹丕。這里先不講為什么選擇是曹操,
三國歷史中,到底誰最厲害?腦袋中把三國里有頭有臉的人都回顧了一遍,這里的厲害,要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安邦治國講到安邦治國,個人以為最強者應是曹丕。這里先不講為什么選擇是曹操,而非孫劉。
一、先看蜀漢,蜀漢政權奠基人劉備,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赤壁之戰(zhàn)前,一直處于四處奔波、投靠與人的狀態(tài),談不上安邦治國。直到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領益州牧后,真正有一塊屬于自己比較穩(wěn)定的地盤。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占領漢中后,進位“漢中王”,才真正開始進行地方治理。直到章武三年(公元223年)病史白帝城?!爸螄睍r間短,再位期間無突出政績,歷史流傳的仁義、愛民等等,都是搶地盤之前的事。在搶地盤過程中也有很多是不仁義的,這里我們不細說。
到了后主劉禪,發(fā)生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信任宦官,黃皓弄權、譙周誤國、樂不思蜀等,談不上治國安邦之事。
因此,在治國安邦這件事上,我們首先pass蜀漢集團。
二、再看孫吳集團。孫吳集團奠基人孫堅與孫策,驍勇善戰(zhàn),脾氣暴躁,好殺戮。
開國皇帝孫權,確實是一位英雄,如辛棄疾之詩句,含羨與豪氣,如: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煽盎厥住⒎鹭傡粝?,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回看孫權一生,能屈能伸,選賢任能,開發(fā)江南,穩(wěn)定東吳,取得一番帝業(yè)。但也被后人批為反復無常。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復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wěn)。孫吳亡國始于此。
至于孫權之后的繼承人,孫亮、孫峻、孫綝、孫皓等人,相互爭奪皇權,無所建樹。
因此,雖孫權建樹一番,但有虎頭蛇尾之意。且因占盡天時地利人和,遇到困難相對較小。且因為一個人的存在,使其成就略微暗淡。故未選擇孫權
三、最后回到曹魏集團,先看曹公之功績。以微弱之身起兵靖難,討董卓、伐袁術、殺呂 布、降張秀、滅袁紹、征劉表,獲得了當時北部中國的統(tǒng)治權。推行有效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穩(wěn)定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yè)、安置流亡人口、實行“租調制”,促使中原地區(qū)政局穩(wěn)定、經濟向好, 階級壓迫有所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唯才是舉,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運用陳壽在《三國志》中描述曹公之語:
漢末,天下大亂,雄豪并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yè)者,惟其明略最優(yōu)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同時,曹操不但自己雄才大略,子孫也是個頂個,其子曹丕,雖篡漢自立(天下為何只姓劉)。但其平定邊患、恢復西域建置。整肅官風,大力發(fā)展經濟,文化復興等,使曹魏發(fā)展進入一個新臺階。其設立的九品中正制,也是曹魏最終被司馬家族取代埋下最重的一筆。
因此,論治國安邦,最厲害之人我選曹操。
第二部分,武林爭霸講到三國的武將排行榜,就不得不提民間廣為流傳的三國24將排行榜:
一呂二趙三典韋(呂布、趙云、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關羽、馬超、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黃忠、許儲、孫策、太史慈、夏侯敦、夏侯淵)二張徐龐甘周魏(張遼、張頜、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神槍張銹與文顏(張銹、文丑、顏良),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針對以上武將,我們先對前六名進行簡單介紹,再進行排名。1.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歷史賦予“三國第一猛將”之稱,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被部下叛變后為曹操所俘,經劉備‘挑撥’,終被殺。呂布之所以被稱為“三國第一猛將”,實則應是在“三英戰(zhàn)呂布”中得出的結論:關羽、張飛、劉備三人在同董卓作戰(zhàn)時曾經遭遇呂布,先是張飛出戰(zhàn)但是不久就看著要敗下陣來,關羽護弟心切急忙沖上去幫忙,但是就這樣兩位受人尊敬的三國頂尖高手還是不敵呂布,最后還是劉備拍馬趕來助戰(zhàn)三人才得以與呂布打個平手。劉備我們就不說了,關二爺也是無人可擋,張飛憑借著吼都能吼退曹軍的武力兩人聯(lián)手居然還要加上劉備才能與呂布打個平手,呂布的武藝真的是沒話說。
2.趙云,字子龍,常山真定人。趙云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后參加過博望坡之戰(zhàn)、長坂坡之戰(zhàn)、江南平定戰(zhàn),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zhàn)、漢水之戰(zhàn)、箕谷之戰(zhàn),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zhàn)果。除了四處征戰(zhàn),趙云還先后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生平四十戰(zhàn)未嘗敗績,其中幾場平局尤為精彩:年少時,大戰(zhàn)壯年猛將文丑,以60回合戰(zhàn)平;與許褚戰(zhàn)30回合,戰(zhàn)平;以一敵二,與張郃、徐晃戰(zhàn)平;與姜維戰(zhàn)平等,足見其武義之高。
3.典韋,字不詳,陳留己吾人。曹操部將,相貌魁梧,臂力過人。典韋在其一生中,并未與其他名將有過多直面戰(zhàn)績,鮮有單挑勝利案例。然其排第三,原因在于以下幾點。行俠仗義(為民殺官)、作戰(zhàn)勇敢(戰(zhàn)呂布解曹圍)、忠心護主(對曹操忠心不二)、為主獻身(宛城之變);
4.關羽,字云長,河東郡解縣人。世稱“美髯公”。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白馬斬顏良,襄樊之戰(zhàn),水淹七軍,擒于禁、殺龐德、威震華夏。但關羽的性格及劉備集團的過快擴張,導致兵敗麥城。
5.馬超,字孟起,扶風茂陵人,衛(wèi)尉馬騰長子。年少成名驍勇善戰(zhàn)。跟隨司隸校尉鐘繇攻打并州,拜為諫議大夫。聯(lián)合韓遂一同抵抗曹操,參加潼關之戰(zhàn),為曹操離間計所敗。攻打隴上諸郡失敗,依附漢中太守張魯。劉備攻打劉璋時,率眾投降,合兵包圍成都。參加漢中之戰(zhàn),上表尊封劉備為漢中王,遷左將軍。蜀漢建立后,拜為驃騎將軍、涼州牧,封為斄鄉(xiāng)侯。但除潼關之戰(zhàn)外馬超至始至終也沒有一場驚天動地的戰(zhàn)役。
6.張飛,字益德(《華陽國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人。勇武過人,與劉關三人情同手足,破呂布、殺下車胄,長坂坡喝退曹軍、義釋嚴顏、敗張郃。但因暴而無恩,被部將范強、張達殺害。張飛是大部分時間勇而無謀,小部分時間大智若愚。
綜上六將,無力最高當屬呂布,但講最厲害是誰,即有勇有謀、忠肝義膽之最,個人以為當屬關羽。對劉備忠心耿耿,武藝超群,關鍵比較令人驚訝的是作為北方將領,居然會帶水軍,且劉備分兵,必親帶一軍,關羽分一軍。雖然缺點眾多,性格較為傲慢,但優(yōu)秀的人總是有性格的人。
第三部分,謀事在人亂世出謀士,三國時期誕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謀士,這些謀士或出奇策,或建奇功,各自都展現(xiàn)了自己的光亮點。我們先羅列下每個集團的杰出謀士(剔除武將及前線總指揮如陸遜等人),再分析各集團謀臣代表人物,進行評判謀臣之最。
曹魏集團
代表人物:前期五大謀臣即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后期司馬懿;
NO.1:荀彧
有理想、有抱負、有責任、有擔當,用四有形容荀彧,實不為過。荀彧乃名門之后,官宦世家,年少的“王佐之才”美名,堪稱“經天緯地”之才。秉匡扶漢室之理想,棄袁投曹,迎奉天子、主戰(zhàn)袁紹、堅守官渡、奇襲荊州、深根固本以制天下、慧眼識才(鐘繇、荀攸、陳群、杜襲、郭嘉等),是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孫吳集團
代表人物:張昭、魯肅、張纮、顧雍、諸葛瑾;
NO.1:魯肅
選擇魯肅,也許有些人會有疑問,魯肅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實人嗎?其實不然,魯肅是三國中最早提出三分天下之人,在為孫權獻上《榻上策》中明確提出:“昔高帝區(qū)區(qū)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guī)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后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yè)也。因劉表病故,才講三分天下之說改為曹操、孫權、劉備。
因此,但曹操攻打荊州之后,率大軍追擊劉備南下,當時孫權部下多主降,唯獨周瑜和魯肅主戰(zhàn),果不其然,孫劉聯(lián)軍大敗曹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周瑜逝世后,魯肅繼任大都督,期間關于多次挑釁東吳,魯肅為孫劉聯(lián)盟大局計,數(shù)次忍讓,討要荊州時,魯肅單刀赴會關羽,毫不畏懼。被譽為東吳第一戰(zhàn)略家。
劉備集團
代表人物:諸葛亮、徐庶、龐統(tǒng)、法正。
NO.1 諸葛亮
關于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在太多太多的數(shù)據中被描述得神乎其神。但諸葛亮畢竟是政治家,并非為神奇的軍事家,諸葛亮的主要功績在于隆中之對為劉備梳理成功之路,并促成孫劉聯(lián)盟,以抵曹軍于赤壁,而后形成三分天下之勢。但其它神奇的地方均為演義所需。成都武侯祠中清人趙藩所提的一幅“攻心聯(lián)”,個人以為是很好的寫照:
上聯(lián):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
下聯(lián):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
袁紹集團
代表人物:田豐、沮授、審配、逢紀、許攸、郭圖。
其它
代表人物:蒯越、陳宮、陳登;
袁紹集團謀臣與其它謀臣,個人以為皆無法與以上三位謀臣相比。但要真正選出以為謀臣中的NO.1,個人選擇的是荀彧。
終于做完了,辛苦整理,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共同交流!
網友解答:三國誰最厲害,回答大致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君主,第二類謀臣,第三類武將。
君主中,最厲害的首選劉備,劉備起自于微末,說是中山靖王之后,但到劉備這一代,已經和普通織席販履的鄉(xiāng)野村夫沒太大區(qū)別,比起曹操和孫權而言,劉備起家的基業(yè)是最弱的。
劉關張?zhí)覉@三結義,從軍鎮(zhèn)壓黃巾起家,可以是說,劉備擁有超人一等的人格魅力,到哪都是被拉攏被籠絡被招募的對象,但是劉備從來都有遠大志向,依附于人只是權宜之計,匡扶漢室是他畢生追求!
東漢末年,能打敗曹操的勢力不多,官渡之后,定四州,北方曹操一枝獨秀,馬超孫權都不是曹操的對手,荊州更是望風而降,能挺身抗曹的,只有劉備!
赤壁之戰(zhàn),如果沒有劉備的堅持,東吳估計也就望風而降,東吳認為赤壁之戰(zhàn)是周瑜打贏的,曹操認為自己燒船自走,徒使豎子成名,但沒有人否認,劉備聯(lián)吳抗曹,是赤壁之戰(zhàn)的緣由。
赤壁之戰(zhàn),收獲最大的是劉備,占據了半個荊州,借荊州,借的是周瑜打下的江陵,否則劉備就被東吳隔開,等東吳獨立抗曹,所以魯肅才能說服孫權,借江陵,讓劉備在荊州一線作為抗曹主力。
然后到劉備入川,漢中之戰(zhàn),是劉備和曹操真正正面戰(zhàn)場的主力戰(zhàn)略對決,這一次,劉備光明正大在戰(zhàn)場上擊敗了曹操,曹軍放棄漢中,于是才有三足鼎立!
劉備奮斗一生,漢中之戰(zhàn)是他的巔峰,劉備,是三國當之無愧最厲害的君主!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