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鐘頻率計算公式 為什么CPU頻率和十年前比沒高多少卻提高了速度,速度是什么決定的?
為什么CPU頻率和十年前比沒高多少卻提高了速度,速度是什么決定的?如果僅從CPU頻率的角度來看,10多年前,奔騰4已經(jīng)達到接近4GHz的水平,包括當時AMD的FX。不過,目前酷睿i7和夏普龍7系列的高
為什么CPU頻率和十年前比沒高多少卻提高了速度,速度是什么決定的?
如果僅從CPU頻率的角度來看,10多年前,奔騰4已經(jīng)達到接近4GHz的水平,包括當時AMD的FX。不過,目前酷睿i7和夏普龍7系列的高端CPU剛剛普遍超過4GHz,很多型號的默認頻率甚至低于3GHz。然而,這些cpu的性能已經(jīng)無法與那些年接近4GHz的cpu相比,這是個好主意。
這主要是因為半導體技術(shù)的發(fā)展,從當年的幾十納米工藝到今天的7Nm工藝,晶體管的密度越來越大,所以同樣大小的CPU可以容納更多的內(nèi)核。當年的奔騰4只是一個單核,但現(xiàn)在的CPU一般都是6核和8核,10核以上也很常見,比當年的CPU要強大得多。
除了工藝技術(shù)和內(nèi)核數(shù)量的提高,新一代CPU的核心架構(gòu)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即使在相同的頻率下,每個核心的效率也與10年前的CPU相差甚遠。二級和三級緩存的增加以及新指令集的使用,使得10年前的CPU性能完全無法與今天的CPU相比。
CPU的時鐘頻率是什么意思,怎樣計算的?
主頻又稱時鐘頻率,單位為MHz,用來表示CPU的運行速度。CPU的工作頻率(主頻)包括兩部分:外頻和倍頻,其乘積為主頻。倍頻的全稱是倍頻系數(shù)。CPU的主頻與外頻之間存在一個比值關(guān)系。這個比率就是倍頻系數(shù),簡稱倍頻。倍頻可以從1.5到23或更高,間隔單位為0.5。外頻和倍頻的相乘是主頻,任何改進都可以使CPU的主頻上升。因為主頻并不直接代表運算速度,所以在某些情況下,主頻較高的CPU實際運算速度較低。因此,主頻只是CPU性能的一個方面,并不代表CPU的整體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