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兩個字符串拼接 為什么Python可以使用 把兩個字符串連接成一個字符串?
為什么Python可以使用 把兩個字符串連接成一個字符串?這是python中的字符串的功能。其實當使用加號運算符的時候會調(diào)用這個類的__add__()函數(shù),這個函數(shù)是每個類都有的,對于自定義的類,不重
為什么Python可以使用 把兩個字符串連接成一個字符串?
這是python中的字符串的功能。其實當使用加號運算符的時候會調(diào)用這個類的__add__()函數(shù),這個函數(shù)是每個類都有的,對于自定義的類,不重寫這個方法, 這個運算符就沒作用。你也可以重寫這個運算符來得到不同的功能。以下是示例代碼。class vector: def __init__(self,x=0,y=0): self.x=x self.y=y def __add__(self, other):#重載__add__方法,可以實現(xiàn) 法運算 if isinstance(other,vector): return vector(self.x other.x,self.y other.y) else: raise TypeError("other parameter must be a vector") va=vector(3,5)vb=vector(4,6)vc=va vbprint("vc.x=%svc.y=%s"%(vc.x,vc.y))
python中文字符串前為什么加u?
u不是針對中文, 可以針對任何的字符串
它代表是對字符串進行unicode編碼.
一般英文字符在使用各種編碼下, 基本都可以正常解析, 所以一般也就不帶u了
但是中文, 必須表明所需編碼, 否則一旦編碼轉(zhuǎn)換就會出現(xiàn)亂碼.
建議所有編碼方式采用utf8
python里面不能用 號來連接字符串嗎?
可以用,不過不建議。在Python中,String對象是定長對象,一旦創(chuàng)建,長度就不可變化,若是使用 號連接兩個字符串,則會新開辟一段長度總和長度的內(nèi)存,再將兩個字符串memcpy進去。如果要連接N個String對象,則要進行N-1次內(nèi)存申請和拷貝。
python中如何生成一個全是0和1的矩陣?
溢出測試時,常常需要生成一長串字符串去填充緩沖區(qū),用循環(huán)的話比較麻煩。python中直接可以用乘號來操作字符串: shellcode="x90"*1000 執(zhí)行后,shellcode的值為1000個x90。 同時也可以用加號來操作字符串,連接兩個字符串的例子如下: importstruct buffer="A"*100 jmpesp=struct("<L",0x7ffa4512)#將0x7ffa4512轉(zhuǎn)化為x12x45xfax7f的格式 buffer =jmpesp 例如:三階的單位陣: unit1=[[1,0,0],[0,1,0],[0,0,1]] print(unit1) foriinrange(0,3): forjinrange(0,3): print(unit1[i][j],end="") print() foriinrange(0,3): print(unit1[i])
python中文字符串前為什么加u?
1、字符串前加 f字符串格式化(python 3.6 新增,類似于perl中的變量內(nèi)插) 例: vers = ‘python 3.6" f"該功能是{vers}新增" 返回:該功能是python 3.6新增格式化的字符串文字前綴為"f",類似str.format()。包含由花括號包圍的替換區(qū)域。替換字段是表達式,在運行時進行評估,然后使用format()協(xié)議進行格式化。
2、字符串前加 u例:u"我是含有中文字符組成的字符串。"作用:后面字符串以 Unicode 格式 進行編碼,一般用在中文字符串前面,防止因為源碼儲存格式問題,導致再次使用時出現(xiàn)亂碼。
3、字符串前加 r例:r"ntn”返回:ntn作用:聲明后面的字符串是普通字符串,相對的,特殊字符串中含有:轉(zhuǎn)義字符 n t 什么什么的。
4、字符串前加 b作用:python3.x里默認的str是unicode類, py2.x的str是 bytes類, b“我(python 3)的str是 bytes” 代表的就是bytes類 。 python2.x里, b前綴沒什么具體意義, 只是為了兼容python3.x的這種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