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網(wǎng)絡營銷 網(wǎng)購的東西為什么會比實體店便宜?
網(wǎng)購的東西為什么會比實體店便宜?定位不同。首先,我們需要確定兩個前提。我們比較的是同一個正品。電子商務和實體是繼續(xù)正常運作的企業(yè)。不要說你不用付房租就能擺脫中間商?,F(xiàn)在可以忽略這些,尤其是對大賣家而言
網(wǎng)購的東西為什么會比實體店便宜?
定位不同。
首先,我們需要確定兩個前提。我們比較的是同一個正品。電子商務和實體是繼續(xù)正常運作的企業(yè)。
不要說你不用付房租就能擺脫中間商?,F(xiàn)在可以忽略這些,尤其是對大賣家而言。假設一家實體店的月營業(yè)額為100萬元,其中租金需要5萬元。如果一個銷售相同商品的電子商務要實現(xiàn)100萬元的營業(yè)額,只會在營銷推廣上多花很多錢。對于不花任何促銷費用的小賣家來說,如果一個月賣幾萬元,與實體店的正常銷售不成正比,也不在討論范圍之內(nèi)。
實體店服務范圍和影響范圍有限,客流量波動不大。也就是說,總的客戶群是如此之大。對于像衣服和鞋子這樣的商品,它們可以使用很長時間。價格再便宜,消費者也不會再買了。對于快速消費品,消費者可以選擇的多,價格便宜,利潤薄,所以下次如果買別的東西就不應該買了,如果收支不平衡,商店很難繼續(xù)經(jīng)營下去。
電子商務面向全國,覆蓋面廣,潛在客戶多。因此,降低售價,降低利潤,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增加銷量。據(jù)說買古董三年不等于吃了三年。電子商務恰恰相反,以量取勝,以量彌補單一商品利潤中缺失的部分。
比如實體店的價格是300,扣除營業(yè)費用后的凈利潤是80。電子商務的價格是250,扣除各種運營費用后的凈利潤是30。但是,如果該實體每月銷售1000件,電子商務可能會銷售3000件,它可以通過銷售繼續(xù)擴大其影響力,以獲得更多的消費者。我認為這就是為什么電子商務以更低的價格銷售,“薄利多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