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最偉大的作家是誰?
網(wǎng)友解答: 說到當代中國最偉大的作家是誰?可能大多數(shù)人都會說是:莫言,因為他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嗎!小編在此卻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當代中國最偉大的作家應(yīng)該是:路遙路遙(1949.12.
說到當代中國最偉大的作家是誰?可能大多數(shù)人都會說是:莫言,因為他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嗎!小編在此卻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當代中國最偉大的作家應(yīng)該是:路遙
路遙(1949.12.3—1992.11.17),原名王衛(wèi)國,中國當代作家,《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影響了一代人。他忍受著孤獨,艱苦創(chuàng)作,給窘境中的人帶來希望與光亮。。八歲那年, 他感覺自己被拋棄
1949年12月3日, 陜西榆林地區(qū)清澗縣的偏遠山村, 一個普普通通的生命誕生了, 家人給他取名“王衛(wèi)國”。家中十分貧困,八歲那年,家里又添了弟妹三人,越來越多的孩子成了這個家庭的主要負擔。
八歲的孩子已經(jīng)很會裝糊涂。第二天他早早起來,躲在一棵老樹后,看著晨霧中的父親夾著包袱,像小偷一樣遛出村,過了河上了公路……幾乎在一夜之間,他把自己從一個八歲的孩子拉扯成了一個大人。從此他被寄養(yǎng)在伯父家中。
最難熬的,是初中三年
升初中時,因生活所迫,養(yǎng)父不愿讓他參加考試。路遙心里明白,實在沒有能力供他上學了。但生性倔強的他含著淚也要證明自己行!1000多考生中他脫穎而出。
初中三年,沒有生活保障,這是他人生中最困頓和難熬的一段時期。在學校甲、乙、丙三個等級的飯菜中,路遙所吃的全是丙級飯:稀飯、黑窩頭、野酸菜。而所有這些,還是他要好的同學們湊集起來的。
那些苦難的日子都成為文學的縮影
他不安于現(xiàn)狀,對外面的世界有一種荒漠渴盼清泉般的向往。為了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一晚一晚地熬油點燈讀課外書,幻想有一天也寫本書,把自己的想法痛痛快快地告訴更多的人。
饑餓的經(jīng)歷和苦難的生活,給路遙留下了非常強烈的印象,也促使他拿起筆,來反映這憂傷苦痛的一切?!对诶щy的日子里》和《平凡的世界》里所寫的,都有他自己辛酸的影子。
大學三年級的路遙(左上)
由于他讀得多,筆桿子又利索,加之到處盛開的陜北民間藝術(shù)之花給了他“后天的補養(yǎng)”,所以,路遙文學創(chuàng)作的信心越發(fā)高漲。
路遙與文學愛好者在一起
他以“櫻依紅”為筆名,在縣文化館的油印刊物《革命文化》上發(fā)表了《塞上柳》、《車過南京橋》兩首詩歌。這兩炮打響,路遙便一發(fā)不可收地向文壇進軍。
六年抵死寫作
路遙花了整整六年的時間去創(chuàng)作《平凡的世界》,頭三年到各地考察、采訪,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構(gòu)思小說框架、人物、情節(jié)。后三年開始動筆寫。
為寫作《平凡的世界》,路遙深入銅川煤礦體驗生活
為了了解作品所涉及的,中國七十年代中到八十年代中十年的社會情況,他居然用幾個月的時間,看完了這十年間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參考消息》和另外兩份地區(qū)性報紙。
路遙同陜北大嫂聊家常
他每天給自己定了一個量,比如要寫三千字或者五千字,就無論如何要寫完。就算寫到晚上十二點,也不會停下來吃飯。
憑借超強的意志力,他堅持完成了《平凡的世界》所有創(chuàng)作。全部修改完的那一天,他畫上最后一個句號,把筆往窗外一扔,之后嚎啕大哭起來。
《平凡的世界》提綱手跡
持續(xù)6年的寫作,讓40歲的路遙兩鬢霜白、滿面皺紋、血脈精氣幾近榨干。隨著病魔趁虛而入,最終被奪走生命。
他是最窮的大作家
路遙的四弟王天樂在一篇紀念路遙的文章里,把路遙稱為“悲劇人物”。之所以稱他是“悲劇人物”,除了憐憫他生前的艱辛和病痛,也慨嘆他出人意料的貧窮。
王天樂在文中回憶路遙獲得茅盾文學獎后的情形:“路遙在電話上告訴我,去領(lǐng)獎還是沒有錢,路費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請客,還要買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讓我再想一下辦法。”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
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三屆茅盾文學頒獎大會
王天樂認為,路遙當時之所以在經(jīng)濟上拮據(jù),是因為幾年時間都離家在外面跑,花銷大,并且愛抽好煙,愛喝咖啡。
路遙也在文章里寫道:“我可以用一百元錢買一條高級香煙供‘關(guān)鍵’的幾天抽,也可以用五十元錢買一件仿羊皮夾克穿幾個冬天?!睂Ω呒壪銦煹膱?zhí)著成為路遙經(jīng)濟的一項主要負擔。同時他的另一個愛好喝咖啡,也同樣花銷不少。大罐的雀巢咖啡,路遙常常一買就是好幾罐。
對于80年代的人們來說,懷念路遙是一種懷舊,是重新尋找那一代人對青春的回憶。路遙的人生,和他作品里描述的故事,都深深印在他們心里。懷念路遙就像懷念一首老歌。
時間的放大鏡,終將為我們呈現(xiàn)一個真正的路遙:他沒有超越時代,他只是記錄了時代。對于依然在時代的沉浮中茫然四顧的人們而言,重新發(fā)現(xiàn)路遙,就是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路遙已遠,路遙仍在。
網(wǎng)友解答:這個問題厲害啦~
要說當代中國最偉大的作家是誰?
就得先說說當代中國的作家都有哪些人
?莫言:以小說《透明的紅蘿卜》成名,《紅高粱》則使他享譽文壇。天才般狂放的敘事和中國民間文化的奇妙結(jié)合,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種罕見的審美價值和思想深度。
余華:《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先鋒代表作具有一種敏銳的藝術(shù)感知力和精妙的敘事技能,尤其是后期作品,充滿了一種巨大的悲憫情懷和樸素誠實的文風。
孫犁:發(fā)表小說《荷花淀》等作品,受到廣泛贊揚,毛澤東曾稱贊他是一位有風格的作家。濃郁的風情化,使他的作品飽浸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邃內(nèi)涵。
汪曾祺:《受戒》和《大淖記事》是他的獲獎小說,他以散文筆調(diào)寫小說,簡潔,樸素,詩意化與人性化交融在一起,令人回味無窮。
北島:朦朧詩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成為多數(shù)人的格言。對時代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洞見力。
張承志:回族作家,代表作《黑駿馬》、《金牧場》。對心靈的純潔性和理想的詩意性從來不做絲毫的放棄。
史鐵生:《務(wù)虛筆記》、《我與地壇》等名作充滿了受難意識,對生命的存在有著自身獨特而尖銳的體悟。
余光中:臺灣現(xiàn)代派“十大詩人”之一,一個不敗的文化偶像,一個充滿了感傷氣息的文化表征。
陳忠實:因為《白鹿原》而奠定了自身堅實的文學史地位。
王安憶:短篇小說《小鮑莊》被視為尋根派代表作,近期比較有影響的長篇小說《長恨歌》。一個不斷地進行自我超越的作家,一個總是要尋找的作家。
知名度最好的應(yīng)該是莫言了吧,因為他獲得了諾獎。
但是個人認為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gòu)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nèi)找嬗陌档膬?nèi)心。他的《病隙碎筆》作為二OO二年度中國文學最為重要的收獲,一如既往地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shù)等重大問題,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場、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當多數(shù)作家在消費主義時代里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nèi)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發(fā),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斗爭,這種勇氣和執(zhí)著,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guān)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