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吉利、修車排隊,品質(zhì)真的很差嗎?
網(wǎng)友解答: 樓主這個問題問得還蠻不錯。正好去年八月份提了市面上很火的博越,開了半年吉利車,提車之后除了正常維保就沒去過4S店了。關于這個問題個人覺得還是有點說話資格的。畢竟車子好不好,只
樓主這個問題問得還蠻不錯。正好去年八月份提了市面上很火的博越,開了半年吉利車,提車之后除了正常維保就沒去過4S店了。關于這個問題個人覺得還是有點說話資格的。畢竟車子好不好,只有我們車主自己開了才知道,而樓主問這個問題,想來也是想聽聽我們車主的聲音。
修車分大修小修,小修每個車都有,不管BBAD還是路虎保時捷,買個車不用修肯定是不可能。而大修的緣故:一方面取決于整車質(zhì)量,也就是樓主說到的品牌品質(zhì)問題。另一方面取決于車主自身駕駛習慣,有人爛車開三年,有人好車開三天,就是這個原因。
再說排隊,樓主提到的“吉利,吉利,修車排隊”我不知道是哪里聽來的,不過落在我們這些車主眼里卻是很刺眼,很有些無聊和無知。這句話的原話是“奇瑞奇瑞,修車排隊”的順口溜,這是當年艾瑞澤火的時候黑子編的順口溜。為什么說是黑?因為奇瑞和吉利一樣作為自主第一梯隊品牌,整體的造車工藝在自主品牌里面真心沒得說,良心價實在車。
奇瑞的艾瑞澤5和7,以及瑞虎5和瑞虎7,都是市面上非常受用戶歡迎的車。
吉利更不用多說,自主品牌轎車常年銷量冠軍—帝豪EC7,百萬用戶口碑,你覺得如果吉利品質(zhì)差故障率高會有百萬用戶來買單?打破自主品牌B級車天花板的吉利博瑞,你覺得品質(zhì)差的車敢把天花板價格定在23萬,而且是咋自主品牌!另外就是吉利博越,上市至今十個月多點,產(chǎn)銷十五萬輛,訂單估計停止接單也還有五萬訂單沒交付,也就是在二十萬左右,品質(zhì)差的車會有這么多用戶趨之若鶩?
其實對于任何車企來說,好產(chǎn)品才是最好的營銷,因為用戶口碑才是一款產(chǎn)品進入市場最寶貴的財富,而作為吉利車主,我身邊還有一些全球鷹、熊貓、老金剛還在開的朋友,半年的良好駕駛感受以及對這個品牌的認可,所以才來回答一下樓主這個問題。
最后,和樓主說一下,不要小看了像吉利、長城、長安和奇瑞這幾個自主第一梯隊的品牌,特別是吉利,后勁很足。
網(wǎng)友解答:題主說的都是十年前大家的印象了。就拿博越來說,博越的故障率遠遠低于其他幾款車型。新車的百車故障率,其他幾款車型都是300多,甚至接近400,而博越是200多,這個數(shù)據(jù)引起了我的興趣:吉利究竟是如何在幾年時間內(nèi),將可靠性這個很難提高的短板提高了如此之多,遠超同級對手的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能僅僅把眼光放在博越這款車上,而要站的再高一些,看看它的娘家——吉利汽車,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吉利集團,成立于1986年,但直到1997年才開始涉足汽車制造行業(yè),1998年第一輛吉利汽車下線。那個時代的吉利,產(chǎn)品質(zhì)量實在不咋地,應了創(chuàng)始人李書福的那句話“造汽車很簡單,就是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fā)”,能坐人、能移動,除此之外,別無所求。
之后的十幾年里,吉利汽車迎來了高速發(fā)展的時期,2003年,成立吉利控股集團,2005年,公司在香港上市,2010年,吉利以18億美元收購沃爾沃轎車,這是迄今為止涉及金額最大的中國車企海外收購案。我認為這次收購事件,對于吉利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在此之前,吉利不過是中國眾多自主品牌中普通的一家,國際影響力可以忽略不計,而在此之后,吉利將逐步走上國際化的征程,成為第一家面向全球的中國車企。
收購沃爾沃帶來的好處,在后來的幾年里慢慢得到了體現(xiàn),首先是擴大了沃爾沃在國內(nèi)的影響力,幾款車型實現(xiàn)了國產(chǎn),銷量增加明顯,擠入了豪華品牌第二陣營,中國也成為沃爾沃最大的單一市場。其次是吉利從沃爾沃獲得了先進的設計、生產(chǎn)方面的經(jīng)驗,吉利收購沃爾沃后,就曾經(jīng)派遣大量工程師奔赴雅典的沃爾沃學習技術,博瑞、博越的設計語言就來自沃爾沃的概念車,吉利新車上一些安全技術也與沃爾沃有關,而吉利新車故障率的大幅改善,想必與沃爾沃在質(zhì)量控制方面的經(jīng)驗不無關系。
2016年,吉利與沃爾沃合作推出了新的乘用車品牌——領克(LYNK&CO)。領克未來的車型基于吉利與沃爾沃合作研發(fā)的CMA模塊化平臺打造,具備大量雙方共享的先進技術。領克品牌的誕生,意味著吉利在中高端市場布下了一枚重要的戰(zhàn)略棋子,它將填補吉利品牌與沃爾沃品牌之間的空當。
吉利在全球布局的最新動作,則是收購寶騰。通過對寶騰的收購,吉利將獲得人口超過6億的東南亞汽車市場的入場券,吉利可以通過寶騰這個平臺,將自家旗下的車型導入,或許不久后大家就能夠在馬來西亞看到掛著寶騰標的博瑞、博越甚至領克車型了。而控股路特斯,將獲得一個高端小眾的跑車品牌及路特斯工程公司在車身、底盤等方面的技術,不僅能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還能實實在在的獲得技術儲備。
完成這筆收購之后,匯集在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品牌,將達到7個之多!首先是3大主力品牌,沃爾沃定位于高端,領克定位于中高端,吉利定位于中低端。除了3大主力品牌之外,吉利還擁有面向東南亞市場的寶騰,面向高端跑車市場的路特斯,面向商用出租車市場的吉利英倫以及面向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的遠程汽車。
吉利這一系列收購、擴張戰(zhàn)略,讓人不由得想起大眾汽車集團的擴張之路。當年的大眾,先是通過制造廉價的甲殼蟲的經(jīng)濟型車完成原始積累,然后通過一系列收購,相繼獲得了奧迪、斯柯達、保時捷等主力品牌以及蘭博基尼、賓利、布加迪三大小眾豪車品牌,實現(xiàn)了在各個細分領域的布局,占領了大量市場。并且在收購的過程中,大眾還從被收購的企業(yè)手里獲得了大量的技術儲備,豪車品牌的加入更是大大的提升了原有的品牌形象,可以說是名利雙收。
回顧吉利集團的發(fā)展和擴張之路,幾乎是大眾的翻版:以制造低端國民車起步,耕耘國內(nèi)市場積累資金,抓住經(jīng)濟危機的機會收購沃爾沃,利用沃爾沃的資源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技術,合作創(chuàng)立領克品牌主打中高端市場,進一步收購寶騰、路特斯,完善國際化布局........可以預見,吉利集團收購和擴張的腳步并不會停止,更大的動作也許正在醞釀之中。
聊完了吉利這些年的發(fā)展,再說回博越這款車。博越是吉利繼博瑞之后推出的第2款“博”字輩的戰(zhàn)略車型,瞄準的是目前競爭最為激烈的緊湊型SUV市場,因此吉利也拿出了看家的本事。博越的外形、內(nèi)飾、做工用料水平在自主品牌之中屬于一流水準,無論是媒體評價還是消費者的反饋都很不錯,尤其是大多數(shù)購買了博越的車主都對其內(nèi)飾贊不絕口。博越的整體調(diào)教屬于舒適取向,底盤濾振、噪音等NVH表現(xiàn)出色,配合平順度很好的動力總成,非常適合追求舒適的車主。至于配置,博越最值得買的就是14.88的兩驅(qū)頂配,那些豐富的配置絕對對得起多花的銀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博越的整車品質(zhì)、可靠性表現(xiàn)非常出色,這幾輛車中最低的故障率會在后期省去許多煩惱,我覺得對于普通家庭用戶來說,省心好用這一點尤其重要。